• 人大要闻
  • 人事任免
  • 专题专栏
  • 通知公告
  • 代表工作
  • 电子杂志
  • 府院传真
  • 监督工作
  • 文明曲靖
  • 立法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风采 > 正文

三板斧劈出新平台

发布日期:2015-07-13    作者:李宝华
三板斧劈出新平台
——记云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罗平县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王和仙
 
  今年55岁有19年党龄的王和仙,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1997年至今,王和仙曾任罗平县九龙街道江边村妇女主任、副主任,以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关塘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江边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云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曲靖市党代表,罗平县党代表,罗平县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获市、县、街道授予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代表”“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2007年走上江边社区总支书记岗位以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群众甩出三板斧治水、治坡、整乱,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倾听民声、体恤民意、熟知民心、反映民情、为民解愁的重要平台。
 
  治水
 
  江边居委会辖常家湾、提埂、江边、三道沟、英角嘴、哇白、小窝、大冲、落伟、汉田、纳祖白上村、所田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1630户6350人,大部分村属土地贫脊的山区,全村有国土面积29.5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753亩,其中水田2291亩、旱地1462亩,人均耕地0.6亩。居委会距九龙街道5公里,在城郊结合部,江边社区党总支辖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1名。
  “山头抹帽子、山腰啦肚子、山脚盖被子,下一场山雨退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这是过去流传在江边辖区群众中的顺口溜。江边辖区过去因过度开垦和过度砍伐,山头山体植被严重破坏,山腰经常出现滑坡,山脚庄稼经常被泥沙覆盖,泥沙汇聚流入九龙河,河提倒塌,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耕作,九龙河流经万峰湖流入珠江水系,也影响了珠江水质。
  2005年,王和仙出席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治理罗平九龙河的建议,省政府答复,该建议涉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需要进行科学论证,短期内难以办理,转交相关部门论证立项办理。
  经过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反复论证,九龙河治理工程被列入2010年云南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总投资2860万,工程全长7.46公里,工程直接受益河流周边群众3万人,保护农田1.2万亩,排涝收益面积8000亩,涉及江边辖区长2.7公里。王和仙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宣传这项惠民工程,带领党员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200多户农户无偿让出100多亩土地。
  通过河道治理、河提建设、机耕道及岸坡岸顶绿化工程建设,提升河道行后边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及周边环境,构筑生态河提、改善河岸景观、为生态发展提供优质环境。
 
  治坡
 
  “人穷要发狠,地瘦要堵埂”和“治窝先治坡”。王和仙走上江边社区党总支书记岗位后,围绕“党建引领发展、发展造福百姓”思路,稳中求进谋发展、好中求快促跨越、实中求新干到位、优中求精上水平,突破重点难点,筑牢发展堡垒,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遏制生态退化摆在为民服务的高度来落实,多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2年争取了土地整理项目,投资1107.4万元,修建沟渠14676.1米、田间道路22054.3米,涉及江边辖区汉田、落尾、大冲、小窝、哇白、三道沟、江边等自然村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提升了农田的抗自然灾害能力。
  2013年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0余万元,修建了2000米沟渠及1400米田间路,改善沟、渠、井、路、林、田等基础设施条件,惠及所田、纳租白、小窝、大冲、江边、堤埂、汉田、落尾等自然村,群众炸石造地、营造生物埂,通过坡改梯地、修排灌渠、修农耕道路,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富裕起来。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产业。三道沟村王进投资200万元办起罗平县三合竹具香有限公司,产品销到广西、贵州以及罗平周边县市,年销售收入600多万元,解决当地40多人就业,工资在2000元至4000元,为当地农民架起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金桥。
  鼓励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埂村引进吴树红在九龙河畔建起600亩的蔬菜大棚,每亩土地每年1300元,农民在大棚里做工,每天可得60至100元的工钱。
  做好市场调研,掌握市场需求,引导农民从传统种植养殖向集约化、科学化种植养殖转变,吸引企业老板进江边辖区对农特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创造农特产品的附加价值。江边辖区的群众从事石材加工、打砖、跑运输、卖百货、汽车修理、开食堂、家政服务的如雨后春笋,个体经营户就有120多家。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治理水土流失从源头上控制。”王和仙围绕“山、水、林、地、路综合治理”思路,鼓励群众在荒山荒坡植树造林。“村规民约”规定,盗伐林木每棵罚款30至50元,砍伐的树木收归集体处置;不得带火种进入林区,不准在林区周边烧地埂、烧杂物,违者每次罚款200至500元。当地群众保护好1600亩天然林的同时,在荒山荒坡植树造林9000多亩。江边村张波承包大龙潭及周边400亩荒山栽杉树、梨树,在林下养土鸡,利用水库养鱼。三道沟村王国彪把承包土地全部都栽上杉树和梨树,还投资100万元在排灌站租地20亩建大棚苗圃。各自然村加大退耕还林和生态林保护力度,形成了林、乔、灌、花、草等植被怡然景观,错落有致地形成生态立体花园、生态园天然氧吧。
 
  治乱
 
  江边居委会常家湾村村民过去经常利用扑克牌赌博,有的因赌博导致债台高筑、有的因赌博导致离婚。2007年,王和仙走上江边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后,引导该村成立了老年文艺服务队和以中青年为主的常家湾文艺宣传队。两支文艺队利用传统节日、农闲时间进行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活动,破除陋习讲文明。文艺队活动有声有色、村民们跳得热热闹闹,村民们不再赌博了,跳健身舞的多了;信迷信的少了,交流科技的多了;争嘴吵架的少了,赡养老人的多了。如今,江边村居委会辖区共组建起6支农村文艺宣传队,提埂村、江边村、常家湾村的中老年人早上和晚上还经常到村庄群众小广场跳健身舞。针对常家湾村附近罗平火车站、客运站流动人口多,外来人员复杂的实际,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辖区“黄赌毒”违法犯罪线索,发现违法犯罪可疑人员要认真观察,对持刀、枪等危险物品的人员要立即报警,便于公安机关从严从重打击犯罪。
  在王和仙的带领下,江边社区党总支提升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拓宽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渠道,形成了联系群众的新阵地。8个党支部成为了“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堡垒。91名党员帮助群众找准经济发展路子,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与群众“零距离”沟通,“零距离”服务群众,深入细致做农民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提供快捷有效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便民利民服务,协调解决村民提出的合理要求与问题。
  “作为共产党员,要争做环境整治的领跑者、践行者和维护者,在村容村貌整治中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亮出身份,带头实干,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做表率。”江边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和仙身先士卒做表率。江边村建起垃圾池、购买了垃圾车,党员带头清理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带头维护市场秩序,带头参与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带头监督和制止破坏城乡环境的不良行为,带头移风易俗,为群众做好示范、树立榜样。村民纷纷效仿,以实际行动治理门前“脏、乱、差”,规范草堆、柴堆、粪堆,扮靓村容村貌,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文明有序的“美丽乡村”。

上一篇: 巾帼好代表 致富引路人

版权所有:曲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滇ICP备06006886号-1
通信地址:云南省曲靖市文昌街67号 邮政编码:655000 网站信箱:qj_rd@163.com
技术支持:曲靖珠江网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