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区人大常委会三举措推进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市区人大 > 正文

沾益区人大常委会三举措推进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4-07-31    来源:沾益区人大常委会    作者:瞿丽萍

  沾益区人大常委会按照让代表融入基层工作全局、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突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学习交流、议事监督、联系群众”的新定位和新标准,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全区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发挥阵地服务代表,代表服务群众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基层人大工作活力。

  一是示范引领,推动代表活动阵地建设规范化。有序衔接全省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思路,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谋划筹建沾益区“代表之家”和3站6室2个专业代表工作站示范点,逐步形成“家”、“站”、“室”横向拓展、纵向贯通、信息联通的新格局。

  二是统一标准,推动代表活动阵地迭代升级。严格按照全省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标准,做到“三统一、一加强”。统一规范“家站室”代表活动阵地标识;统一规范站内制度,健全完善工作站管理、代表联系群众、代表活动、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反映等制度;统一规范台账资料,落实“八有”要求,按照新标准规范代表工作站“三册两簿一计划”和代表联络室“两册两簿一计划”台账资料;加强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设,依托云南省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畅通线下线上两个渠道深入联系群众,实现代表履职情况全记录、学习知政全覆盖、联系群众全贯通。

  三是注重实效,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渠道。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站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共建模式,设置“代表会客厅”,开展“代表有约”活动;推行人大代表回“家”、进“站”、入“室”联系服务群众,引导代表深入基层、走进网格、联系群众,广泛集中民智,真实反映民意;依托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站(室)、代表赋二维码,做到一室一码、一人一码,群众反映问题“扫码办”,代表服务群众“码上办”;采取“4+N”模式,探索企业代表工作站建设,多方联动、常态沟通,不断丰富代表活动,让企业代表在服务企业、服务园区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