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王家庄街道辖区人大代表“为选民办实事”动真过硬
近年来,马龙区人大常委会王家庄街道工委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持续开展“我为选民办实事”活动的统一部署,组织辖区内的区人大代表尽心竭力为选民办实事做好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得到了选民的纷纷点赞。
倾听民声 真情为民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王家庄街道工委积极协调争取资金5万余元,建成规范化的人大代表工作站,认真组织辖区内的16名区人大代表开展履职活动。此外,通过代表自愿承诺的方式,每年为辖区内的群众办理2件以上的好事实事,得到了代表们的积极支持。代表们纷纷走进工作站接待选民,与街道、社区主动对接,深入选区走访联系选民,了解群众期盼,倾听群众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力所能及的承诺。2023年以来,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2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评比6次,重点项目视察调研3次,督查检查6次;代表进工作站及联络点接待选民45人次,进村入户走访选民630人次,收集群众意见25条,承诺为选民办实事44件,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人畜饮水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人大工作与发展大局紧紧相扣,与群众呼声息息相关,把履职为民作为代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到目前为止,代表承诺的44件实事绝大多数已办理完成。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王家庄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活动
依法履职 为民代言
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选民意见的基础上,王家庄代表团的区人大代表在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联名提出建议15件。由于调研充分,建议质量较高,15件建议均得到有效办理。
王家庄街道永发河至小青山河,全长10.5千米,途经6个村庄,涉及3000余人,是居民生产灌溉的取水点,是上游70余个水库坝塘排洪泄淤的必经河道,沿途现有农田1700余亩,现已引入滇艺、恒诚、威宏、夕晨等企业,从事芦笋、蔬菜、苹果等种植,为当地群众经济增收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但因河道阻塞严重、机耕道破损,致使河道容量远满足不了上游排洪需要,每年临河田地受灾面积大,严重制约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日常出行。为此,李文华等4名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关于对永发河小青山段实施“清河行动”建议》。区水务局结合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安排20万元资金用于永发河小青山段清理。工程自今年4月份动工,目前已全部完工,淤泥清除了,河道拓宽了,沿河农田今年终于没有被水淹了;机耕道也修复了,村民们乐开了花,企业也舒了口气,都说人大代表办了一件大好事。
王家庄街道火脑冲村是易地搬迁苗族村,由于搬迁时间较长,当时每户只建了50多平米的住房,没有生产生活配套用房,村民私搭乱建现象突出,导致村庄脏乱差问题。为此,朱琳芬等4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在上、下火脑冲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的建议》,区民宗局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对该村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统一规划建设了生产生活用房,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对村庄道路进行修复,对全村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车马碧大二型水库建成蓄水后,周边旅游开发成了群众关注的焦点。彭学兵等8名代表及时提出《关于实施黄坝经典民宿建设引爆车马碧水库周边游的建议》,争取到黄坝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资金600万元。晏芬等5名代表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王家庄街道永生花产业园的建议》,推进了永生花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角汝芬等3名代表提出的《关于修复格里社区干冲至旧县小石洞损毁道路的建议》,争取到项目资金80余万元......一件件代表建议的有效落实,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为民代言的真实写照。
为民解难 尽心竭力
区人大代表阮吉焕承诺并办理3件实事:一是协调资金5万元对街道新屯社区上火脑冲村水池进行维修,对下火脑冲村村内1200米供水管道进行改造,解决90余户、350余人正常生活用水困难;二是协调资金帮助街道大、小六十亩村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两个及DN50mm供水主管3.6公里,解决两个村410户999人正常供水问题;三是帮助街道格里社区砍斧箐居民小组张进峰一家解决建房资金5万元。
区人大代表阮吉焕(左二)走访选民
区人大代表晏芬承诺并办理2件实事:一是积极协调并参与街道集镇大塘子水库实施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环湖健身步道、旅游公厕及晨晚练点等;二是参与茂港蔬菜产业园建设,帮助企业协调冷库建设、果树种植等工作中的困难。
区人大代表徐国勇积极争取资金3000万元,完成“云水记忆”游客接待中心及原云水机械厂老旧房屋修缮等工程,为车马碧水库周边旅游开发打下了基础;积极争取资金推进格里社区4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资金50余万元,完善下罗贵村内文化设施,提升村内人居环境等。区人大代表朱琳芬协调资金3万元,帮助解决庄郎社区下尹堡村农村综合性活动场所绿化、亮化、美化经费和庄郎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下欠经费。区人大代表李文华争取项目资金完成小青山乡级公墓1.5千米道路硬化等实事。
区人大代表张炳才引进农业企业3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辖区养殖户购买了130把小铲铲,以便随时清除道路上的畜禽粪便,从而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面临的现实问题。区人大代表陈家全引进企业并流转土地400余亩,带动周围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也解决了村内土地撂荒的问题;帮助村民杨中元协调申请意外伤害保险赔偿金8000余元。区人大代表林路常在学校门口悬挂意见箱,收集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区人大代表丁彩荣、角汝芬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提升、护林防火、节约用水、移风易俗等知识。
这一桩桩实事好事虽然有大有小,但体现了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增产增收、出行等系列现实问题,得到群众的点赞好评。区人大代表、人大街道工委主任李文华说:“我们就是想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办实事做好事,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代表的‘履职清单’,让人大代表更有成就感,让人大代表更加得到群众的信赖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