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县级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交流学习园地 > 正文

推动新时代县级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0-05-20    来源:师宗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殷慧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新时代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征、新要求,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县级人大应如何创新开展财经监督工作,这是一个必须重视、必须探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县级人大新形势下创新开展财经监督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究和思考。


  履职思想上创新,着力增强财经监督担当意识

  人大财经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县级人大财经工作承担着监督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对本行政区域内计划、财政预算决算进行初审并监督执行,围绕全县经济建设中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或检查等多项职责,工作范围涉及政府的计划、财政、税收、工业、审计、金融等领域,占政府经济工作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在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偏紧、增速放缓,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今年新冠感染疫情影响,地方财政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新常态背景下,县级人大能否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切实提升财经监督工作水平,关乎着人大监督职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否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县级人大履行财经监督职责,一定要进一步审时度势、更新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经济发展这一要务,通过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把计划和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以及财政决算、税收征管、审计监督、金融管理服务、工业经济运行等方面的每个环节置于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之中,努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师宗县人大常委会切实更新思想、加大投入,加快开展财经监督工作所需的各种软硬件建设步伐,从机构、人员、技术、制度等方面为财经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如紧紧抓住新一轮机构改革机遇成立人大财经委,设立常委会预算工委,配齐配强专委、工委机构人员;制定预算联网监督实施方案,落实专门办公用房,配齐硬件设施,布设监督专网,强化日常监督,适时发出预警信息;实施预算审查监督机制改革,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重点把握上创新,着力保障财政经济健康运行

  人大财经监督的法定任务比较多,在认真履行法定监督任务的同时,还必须紧紧把握新形势新常态下财政经济形势和地方财政经济发展的特点,突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县级人大在确定年度财经方面的监督议题时,要围绕县委的工作大局、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重研判新常态新形势下本区域内财政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新风险,选准选好财经方面的监督议题。经济方面,除了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和执行、年度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的审查等法定常规监督议题外,要结合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新形势新要求,把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招商和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营商环境优化、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等纳入监督议题,根据轻重缓急等情况逐年分项有计划地安排实施。财政方面,除了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决算审查批准、预算调整安排、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券资金使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审查等法定常规议题外,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等新形势新要求,把预算绩效管理、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民生事业投入、政府债务资金管理和风险防控、国有资产管理、税收征管和新税源培植等列为监督议题,统筹合理分年逐项安排实施。同时,要高度重视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占很大比重,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师宗县人大常委会注重财经方面监督议题的选择,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法定常规监督议题做到一个不少,每年都统筹列入监督计划。二是围绕工作大局、重大问题和群众强烈关切的监督议题科学、适当安排。如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县政府性债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财政运行和城市规划区收储土地管理利用工作情况等专题调查,先后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执法检查。三是将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有机结合。针对履行监督权过程中简单剥离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现象,明确要求做到二者有机结合,即:开展工作监督时,要重视与监督工作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情况的监督,不能只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法律监督时,要重视与监督的法律法规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不能只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宣传贯彻情况。


  方式方法上创新,着力提升财经监督工作实效

  人大财经监督的目的在于推动政府财政经济工作,并促进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要达到这一目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正视工作量大面广、新常态下面临新挑战这一新形势,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开展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新方法、新流程,创新运用各种监督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既依法监督又精准有效。监督形式上,要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调查、专题询问、执法检查、工作评议、视察等监督工作的基本形式,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思维方式上,要综合运用好全局思维、战略思维、协同思维等新思维,认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工作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注重把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常委会监督与代表监督、事前介入与事后监督、初级监督与跟踪监督等结合起来,充分了解民情、汇集民意、集中民智。工作方法上,要敢于监督、更要善于监督,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注重调查研究,要采取听取汇报建议、实地检查、查阅资料、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网上征集意见、研探对策等手段,多渠道获取“第一手资料”,为起草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视察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工作评议报告,或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议意见、评议意见奠定扎实的基础。师宗县人大常委会在近年来开展的财经监督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方式方法上的经验。比如,推行代表参与监督活动全覆盖制度,每次开展议题监督活动,都结合议题内容,有针对性地邀请部分工作领域或所学专业与议题相关的县人大代表参加,一年每个代表至少参加一次,充分发挥各行各业代表在调研中的作用,既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又广泛听取代表意见,既自觉接受代表监督、又切实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又如,坚持把调研作为一切工作最基础的一环,科学使用调研方法,按照议题的重要程度,将调研分为一般调研和深度调研,议题只是听取部门工作报告、专项工作报告的,就开展一般调研,组织财经委、预算工委人员及部分人大代表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把好报告初审关;若议题是对某项重要工作、某个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查、专题询问,或对某个部门进行工作评议,或对某部法律进行执法检查,就一定要进行深度调研,除了把好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报告初审关外,还要向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提交相应的调查报告。


  自身建设上创新,着力增强财经监督工作的要素保障

  人大财经监督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人大监督权行使的质效。县级人大要提高人大财经监督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关键。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专业知识,提升自身宏观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及微观发现问题、建言献策的能力。要充分整合利用内外力量开展人大财经监督工作,针对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人员少且专业化不高等问题,采取聘请熟悉财经工作的人大代表、部门工作人员、社会专业机构人员建立咨询专家库和借助审计专业力量等措施,提升财经监督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要加强制度建设,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和形势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推动财经监督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上下左右的联系,工作中做到多向上级人大请教、多给下级人大指导、多与对口部门联系,特别要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部门意见,了解部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部门出主意、想办法。师宗县人大常委会在财经监督工作自身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高度重视制度保障,坚持把财经监督工作制度建设作为规范工作、提高效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制定了《审查监督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实施办法》《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县级财政预算草案意见建议办法》《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实施办法》《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实施办法》等11项制度,确保了相关工作的规范、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