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区花山代表团代表的使命担当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交流学习园地 > 正文

沾益区花山代表团代表的使命担当

发布日期:2020-07-21    来源:沾益区花山代表团    作者:沈永林

  一晃四年的代表生涯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回想与花山代表团二届区人大代表共同走过的履职之旅,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想娓娓道来,代表在素质提升、履职实践、代表活动中勃发出来的无限激情和动能是这样真切,“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誓言在这个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团队中弹出的别样音符,让我为之骄傲和感动。

  经历虽然各有不同,但追求永远步调一致

  责任焕发学习的动能。法国文学家法布尔曾说“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我有没有觉悟和恒心”。面对选民赋予的使命,每位代表向学习要素质的恒心是那样的如出一辙。花山代表团有区人大代表16名,分别是来自花山街道九个社区直接选举的普通代表,有从事社区管理的基层干部、有从事基层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师、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有从事口腔护理的乡村医生,他们不仅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各不相同,履职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担任人大代表,可以说“当代表干什么”在许多人的心中是个模糊概念,为此花山街道人大工委把提升代表学习能力,夯实履职功底作为重要任务,把组织代表集中学习培训作为工作常态,只要微信群通知一发,无论日常工作有多忙,每个代表都会自觉推掉手边的工作为学习让路,学习当日,代表穿上正装挂上代表证、带上笔记本早早来到学习会场,听课、记录、交流,这些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构成了花山代表团孜孜求学的靓丽风景。四年多来以专题讲座、代表领学、外出取经、学习交流等方式开展了20余场次集中学习,系统学习了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20余部,开展人大制度专题讨论4场次,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煤化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讨论10场次,丰富的学习内容不仅拓展了代表的履职见识,而且增强了代表写、说、会、话的能力,开会讨论争先恐后、撰写建议主题鲜明、交流发言振振有词的良好学风成为了花山代表团的独特风格。代表们用面对人民重托不敢懈怠的恒心践行了“学习永远不晚”的使命担当。

  大事难事看担当。走过不分白天黑夜值守的疫情防控,你会看到花山大街小巷人大代表走村串户的身影,杨代表在敲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程代表向社区老人送去春节慰问,沈代表在用方言小喇叭广播,丁代表在卡点值守、施代表在做疫情统计......经历全民动员的城市文明创建,你会见到李代表清“四堆”围栅栏时的挥汗如雨,吕代表、施代表、杨代表等人身着志愿服、手持大扫帚清扫村庄道路时的风风火火。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提升等大事难事上,花山代表用“不含糊”践行了奉献给力的团队精神。

  阵地虽然各有千秋,但活动永远丰富多彩

  不求最好,但求最实。花山街道人大工委按照省、市、区规范代表活动阵地的要求,硬核打造代表活动阵地,先后多方筹集资金10余万元建起了一个街道代表工作站和3个社区代表联络室。社区活动阵地虽然房设各不相同,但从一图一表一档案中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代表活动内容。走进松林社区代表联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心用力”四个烫金大字,随着视角的移动,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代表听政会、进村庄、进农户访贫问苦下访调查、持证视察土地流转、蔬菜基地建设、溢洪道改造等一组组图片鲜活呈现,打开琳琅满目的档案柜,一排排法律书籍、人大工作制度、一本本记录详实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充满思考的心得体会整齐摆放。来到四十平方不到的湖滨社区代表联络室,你会被它层次分明的梭拉版面吸引住眼球,党建、工会、人大、妇联固定版面动感打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查活动记录,有代表“两访”的个案记录、有代表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动记录、有帮助孤寡老人整理家务的时间记载、有视察云维老旧小区改造的图片资料。转到迤堵社区代表联络室,一间二十见方的小活动室,记录着人大街道主任开展专题讲座的工作图片,跟进着“老书记”丁代表脱贫攻坚、清“四堆”建“三园”、敲门入户防疫情的履职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墙内掷地有声墙外芳香四溢。在代表工作上花山街道人大工委扎实推进“三个一”工程,即一个标准建设阵地、一套制度规范活动、一把尺子考核代表,用活动率、视察率、建议率规范代表履职,注重抓典型、重带动、强宣传,极大地调动了代表的履职热情,履职效果不断凸显,花山的做法、松林的故事、湖滨的亮点吸引了一批批区内外追风学习的人大人,辖区内菱角、白水、播乐的刚走,玉溪的来了、红河的来了、贵州的来了......最后花山代表活动成为了省级人大活动阵地推荐会上的一大看点。代表活动阵地不仅让代表丰富了履职活动,更让代表找到了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监督虽然各有侧重,但眼光永远聚焦重点

  花山街道是一个工农业并存的乡镇,有2个工矿社区、7个农业社区,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320、326国道穿城而过,煤化工园区入驻花山,还有著名的花山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旱码头。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的推进,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精准脱贫、环境治理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日俱增,在这个矛盾交织期,花山代表站在“花山强则沾益强、花山富则群众富、花山稳则人民安”的高度,带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家乡情怀,聚焦花山发展和生存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检查、视察。

  聚焦煤化工园区经济,开展专项视察。先后对200万吨焦化、大维制氨股份、有机硅等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开展视察,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安全生产隔离区等问题,对沾益区政府提出了重点整治花山片区大气污染、水污染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损害的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区域要尽快设置安全生产防护区,迁移危险区内的居民;新入驻企业要加大环保“三同时”审批力度,禁止让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入祸害当地;原有老企业要按照“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尽快落实转型升级。

  聚焦高原特色农业,开展调查检查。先后对松林、施家屯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新排脱贫攻坚养殖示范区、神农生猪养殖基地建设、花山生态屏障保护、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项目开展调查检查,对存在产业不优、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对当地政府提出了要加大对种养殖企业建设、生产等情况的审查监管,不能出现以发展产业为借口,借机圈地以民争利的坑农行为;示范基地建设要紧盯市场,积极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营销模式,发挥企业带动效应,助力脱贫攻坚;基本农田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河长制”管理责任,开展“两污”治理。

  聚焦区域社会治理,开展重点检查。先后对320国道环境卫生状况、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街道创文、法庭诉源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道路保洁不到位、门前“三包”监管不力、纠纷化解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整治卫生难点、死角;审判活动要强化诉讼端口前移,积极构建部门职能联动的多元解纷工作格局,让纠纷解决在基层。四年来代表们下社区、访企业、进机关,先后开展各类视察、调查、检查 20余场次,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40余条,许多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采纳。敢于直击要害大胆建议成为了花山代表团永远留存的珍贵品质。

  建议虽然各有突出,但触角永远关切民生

  花山代表团是一个行动能力很强的团队,每次区级人代会召开之际,每个代表都会带着通过走访调查和整理思考好的意见建议来参会,这些建议有九龙山旅游环线道路建设的,有天生桥货运车辆综合管制的,有各社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的,有乡村卫生所建设管理的、有加大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的,总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这些建议的提出均来自代表的行动实践和观察思考。每一件建议都倾注着对老百姓的民生关切和花山的发展未来。二届以来,花山代表团代表共提出各类意见建议50余件,其中“加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天生桥道口交通整治”等10件建议被区人大列为重点建议,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在面商、督办上全程跟踪。部分问题得到了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及时解决。提建议是代表履职的武器,善用手中武器为民请命书写了花山代表心系人民的崇高情怀。

  花山代表团代表用只争朝夕的精神生动践行了对选民负责,为人民担当的初心使命,用最简单的方式履行了代表法赋予的责任,用最朴实的语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种种关切,用最真实的行动勾画了一幅幅生动的履职实景,期间虽然有苦、有难、有忧,但苦中有乐,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团队难道不值得我们记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