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2009第六期 > 正文

农村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富源老厂人大视察通村公路建设

发布日期:2010-01-27
  

 

    富源县老厂乡地处富源县城东南部,距县城98公里。全乡总面积23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有9989户41403人。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485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无烟煤储量38.9亿吨,萤石1.5亿吨,锑矿1.707亿吨,硫铁矿3.26亿吨,具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无烟煤、莹石、锑矿、硫铁矿等,素有“八宝之乡”的美誉,是“西南最大的无烟煤田之乡”。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老厂乡的经济社会得到大发展,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公路建设为例,2003年以前,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一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境内没有一寸沥青路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晴通雨阻的现象十分突出,群众应声载道,尤其是各企业法人更是有苦难言,丰富的矿业资源优势不能转变为经济优势,仍然是全省脱贫攻坚之 

    自2003年投资1972万元修通第一条25公里的通乡油路以来,先后投入资金6682万元建成油砼路94.938公里,形成了以富长公路、东羊公路为主干,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辐射全乡的交通网络(其中矿区油砼路49公里、东羊公路改造18公里),村庄道路硬化率达80%,拖竹村委会、拖竹矿区,大格村委会、大格矿区,老厂村委会等共六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实现村村矿矿通油砼路,使老厂乡的通油砼路里程达101公里,成为全县通油砼路里程最长的乡镇。但是,如何加强对公路交通的建设和管理,破解农村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老厂乡人大主席团针对农村公路交通中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进行了视察。形成以下视察报告:
    一、老厂乡农村公路交通现状
    至2008底,全乡公路通车里程362公里,油砼路通车里程101公里,9个行政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60余公里,其中省道1条25.7公里,县道1条16.4公里,老厂、拖竹、大格、新角、黑克和迤德黑六个村委会已通油砼路;119个村民小组通公路,通车里程达362公里。为改善交通状况,投资82余万元,管养地方公路35.4公里,提高了公路好路率;投资273万元改建新角、迤德黑通村公路5公里;迤亮公路老厂段运煤专线完成投资280万元;启动了押租、者米、新堡的通村公路建设。2008年,基本实现了通矿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目标,形成以乡政府所在地为中枢,连接富村、十八连山、黄泥河、罗平老厂的公路网络,公路建设呈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通车里程逐年增大,技术等级逐年提高,路面状况不断改善,通达深度不断增加,农民出行更加便捷的良好局面。但是,目前全乡仍有3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而且乡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养护难,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适应。
    二、老厂乡农村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我乡农村公路交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仍然滞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对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3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多方凑资,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使我乡境内的省道、县道,通行政村公路、通矿公路提升了路面等级,但公路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很突出。拖竹矿区、大格矿区通油砼路里程长达84公里,基本实现村村矿矿通油路;而以农业为主的押租、新角、者米、新堡、迤德黑、黑克等村委会占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口,但通油砼路里程少,仅有17公里,且通行政村、自然村公路仍然处于晴通雨阻的状况。
    (二)农村公路管理不到位 
    1、养护不到位。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使其养护管理需求与养护管理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的同时,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升,油路、水泥路里程不断增加,不仅需要的养护经费迅速增加,同时对养护设备、养护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建好的农村公路由于重建轻管、水毁等自然灾害,或者因为养护经费缺乏而失去通行能力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乡有省管县道1条25.7公里(富村至四角地),县道1条18.6公里(东羊公路),乡道129公里,村道188.7公里。按照公路管理体制要求,省管县道属于国道,由省公路局下辖的富源公路养护段养护,具体由富村道班负责;县道由县交通局管理,具体由富源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负责;乡村公路由当地政府负责养护。但结果是省道省不管,县道县不管,完全成了当地政府的事。如省管县道富村至四角地公路老厂段k13- k13+300(得村)、k16- k16+100、k27+000- k30+200(尼其克至新寨)、k31+200- k35+100(发冲槽子)等,多处路面损坏,排水沟堵塞,给行车及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隐患,不见养护部门及时养护,为保证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乡党委政府只有对损坏路面进行维护;而县道东羊公路于2006年改造成沥青路面以来,由于没有交工验收,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也没有纳入管理,导致乡党委政府既要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乡村公路,还要负责省道县道,加之乡级财政困难,资金有限,只能是见子打子,不能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
    2、路产路权维护难。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建房或从事其它生产生活活动,大部从村庄或村内移至公路沿线进行,但村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导致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淡薄,肆意在路面上倾倒泥土垃圾、堵塞排水沟、排放污水、占道经营、毁坏路面等现象随处可见,甚至阻碍工作人员对公路的管理,给公路的管理带来困难。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维护工作,省道属于省管路政大队管理,县道由县路政大队管理,但是省管路政大队没有对富长公路进行巡逻检查,更谈不上管理;县路政大队由于人员数量有限,人员少、战线长等因素,对县道管理不到位。乡道村道只能依靠乡政府,对所辖范围内的乡、村道路进行路产路权维护,但由于没有执法权,管理效果不佳,导致村民侵占公路的路产路权突出。
    (三)农村公路运输安全状况突出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积极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采取培训、发放宣传资料、路检路查等,全面提高驾驶员素质和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投入资金12.8万元,针对危险路段实施安保工程;强制运输车辆投保第三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加强了节假日期间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特别在农村由于路况差、车况差及驾驶人员素质低,抢客、超速、超载,农用车载客现象突出,安全生产基础仍很薄弱,形势依然严峻。
    三、老厂乡农村公路建设对策与建议
    当前,老厂乡已率先实施整乡推进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加快农村公路交通运输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公路交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公路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派出、司法、村建、煤炭、国土、交通、环保、电力、农机、各村委会总支书记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分有和,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在乡镇成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以交通管理所或养护公司的形式组建,各村委会设一名公路协管员,负责对乡村公路的规划管理。三是建立抵押金制度。凡在公路沿线从事生产生活的单位和个人(如建房、加水、建厂、开矿办企业等)都要交纳风险抵押金,抵押金费额农村建房户缴2000元、加水点5000元、厂矿企业缴20000元,凡是侵占公路从事生产生活或者严重影响公路管理的,限期整改,扣除抵押金,情节严重的交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四是加强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构建多管齐下的部门联动机制。既要加强与省管公路部门的沟通协调,又要加强与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既要加强与县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又要加强与项目管理部门的协调。五是加强客运站点建设,强化对农村运输的管理。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要筹集资金修路,二要筹集资金养路。在资金的筹集上,要采取财政挤一点、项目争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出一点、市场融资一点等多种方式凑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在项目的实施上,采取分段实施、年度实施,积极动员企业修建矿区公路的方法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先实施,无条件的地方后实施。同时,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以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公路交通做到年年有项目,年年有改善。
    (三)加大宣传,广泛动员,营造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要采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采用简报、宣传单、横幅、展板、巡逻车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宣传,要宣传公路法、道路管理条例、路产路权政策、农村公路管养政策等等,要让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得到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要让群众体会到农村公路就是他们自己受益的,要让他们自觉监督、自发维护,尽快形成全民爱路、护路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开展警示教育,对严重侵占路产路权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用鲜活的事例教育群众,起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再一方面,路政部门要加强巡逻巡查,及时处理侵占路产路权的行为,把侵占路产路权的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