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2010第二期 > 正文

人民选我当代表
抗旱救灾显身手——马龙县月望乡人大代表积极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发布日期:2010-05-25
  

    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位于马龙县城东南部的月望乡人大主席团把抗旱工作作为关注民生,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的一件大事来抓,动员全乡75名人大代表积极投入到抗旱保民生的工作最前线,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困难,让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代表们“心系群众情为民,危难之处显身手”的为民情怀。
    乡人大主席团充分认识到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按照各级抗旱工作会议的安排和部署,全面准确掌握全乡受旱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组织代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里、水库塘坝、水源点分布等地方,系统地开展旱情调查和跟踪,及时汇报当天调查跟踪情况,随时了解旱情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献计出策,以便让乡领导科学制定相应抗旱救灾措施。目前月望乡已有43个村组16780人5500头(匹)大牲畜出现严重饮水困难,日缺水量达到11496立方米,涉及全乡9个村委会、40个村民小组。全乡水库坝塘已干涸26座,现有库存水280万立方米,可使用水量220万立方米。小春作物受灾2.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870万元。
    有人大代表在,就不会让群众没有水喝。为确保全乡“村村有水取、人人有水喝”的目标,解决旱灾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担忧,乡人大主席团按照乡领导班子制定的抗旱对策,始终坚持“三个确保”,即确保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有水喝,确保学校师生有水喝,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各人大代表也积极奔走于各村各寨,发放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宣传,讲清旱情,分析形势,传达政策,以促使全民信心十足的投入抗旱,全乡上下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旱救灾的工作格局。在搞好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各人大代表还肩负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的重担。他们与群众战斗在抗旱救灾第一线,协调安全用电、用水等问题,搞好防火、防盗工作,做好治安事故的防范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处理各种不稳定因素,安抚群众情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月望乡广大代表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与抗旱救灾,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大代表。在灾区,人大代表是孤寡老人的儿女、是留守儿童的父母,是弱势群体的救护者,他们与村组干部、村民一道,利用牛车、马车、拖拉机、水桶等工具,为旱情严重的地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送水,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乡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杨留柱同志,全力投身到抗旱组织领导工作中,并时常亲临各村进行现场指导,以至自己身患重病的老父亲住院治疗一个多月都没有时间去看望照顾;县人大代表、月望社区党总支书记高树全同志,多方筹集抗旱资金共51万余元,扩修水井,铺设供水管2条6000余米,新建沟渠3条,组织抽水2万余立方米,缓解了3410人812头大牲畜的用水压力;县人大代表、沙坡笼村党总支书记周保才同志,坚持每村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户长会议,及时研究措施应对旱情。目前该村委会扩建龙潭1个,新建30立方米畜水塘4个、100立方米蓄水池1个,清淤、扩建老井3眼,新建水井2眼;县人大代表、越州屯村党总支书记李保宏同志,抗旱期间多方筹措资金8万余元,用于恢复性建设深井、埋引水管1500米,修复灌溉水渠2公里,清淤疏沟8条,水改旱600亩,购买抽水机3台和增压器、提水泵等设备;县乡人大代表、松溪坡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赵永军同志,深入各村了解旱情,组织群众全面开展生产自救,新取水源点,铺设15公里的管道,极大解决了群众的用水困难;乡人大代表、猫猫洞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李源洪同志,组织人员为猫猫洞村小学、卫生所送水。在抗旱一线,一个代表就是一面旗帜,到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面对此情此景,群众无不感慨道:“人大代表真不愧是我们的贴心人啊!”目前,全乡75名县乡人大代表组成了11个抗旱突击队,与608户用水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联系了全乡72个村民小组,从旱情发生以来确保了无水源地群众有卫生的水喝。

(作者通联:马龙县月望乡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