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2010第三期 > 正文

积极发挥人大作用 全面推进抗旱救灾

发布日期:2010-07-14    作者:徐飞武 余兴武
  

    2009年,富源县富村全年降雨量仅为780毫米,比正常年份减少50%,自去年11月份以来,由于旱情不断加剧,使全镇21个村委会不同程度受灾,7万余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影响,5.33万亩小春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余万元。面对百年一遇的旱灾,富村镇人大主席团按照镇党委、政府“确保当前、谋划长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救、整合力量、统筹兼顾、全力抗旱”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发挥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积极组织县、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或调研,研究有效措施和方法,全力参与抗旱救灾。
重大事项不犹豫,一锤定音
    富村镇集镇共有人口21070人,其中:学校师生11310人,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家属1305人,集镇居民3865人,商贸服务业3290人,流动人员1300人。主要饮水水源亦佐水库库容40万方,2009年蓄水仅13万方,到11月底已全部用完,2万余人处于严重缺水中。结合小集镇修编工作和集镇的发展需求,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对小集镇及周边村民的饮水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认真审议了镇人民政府提交的《富村集镇二期供水工程方案》,提出了“超前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北水南调规划构想,建立覆盖富村集镇及周边9个村庄供水网络,从距离小城镇北边6公里处的迤佐河水库提水,水库库容360万方,循环用水500万方,设计供水36000人,满足集镇20年的发展需求。该项目主体管道工程于2010年3月1日开工建设,总投资775万元,预计6月底全面结束并投入使用。
组织视察   掌实情   关注民生
(一)视察水窖建设。富村镇托田村委会黑泥塘村共有149户551人,大小牲畜1200余头(只)。该村由于海拔较高,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无固定水源,主要靠雨季集蓄雨水,饮水问题成为困扰当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2009年村中的2个蓄水池8月份就已干涸,原有的水窖53个容量小,且多数露于地表或开裂不能正常集水,10月以来,全村人畜饮水就已严重紧缺。为彻底解决黑泥塘村饮水蓄水问题,镇党委、政府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政府补助物资,新建110个21.5m3的集雨水窖,对原有水窖进行维修,总投资69.78万元。在工程建设中,富村镇人大主席团先后2次组织人大代表对该工程进行视察,有效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开展,5月初,水窖全部投入使用,每个水窖由政府安排灌注4方水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
(二)视察水票发放。为解决集镇临时饮水问题,富村镇人民政府投资30万元,铺设管道1100米,日可供水量为516方,作为集镇缺水对象的应急取水点,但是临时供水点距富村小集镇5公里,为保证集镇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并实行分类管理、无偿供给措施,保证集镇居民和集镇周边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集镇学校师生饮水由中心学校具体负责,安排3辆运水车专门供应集镇学校师生;集镇周边村民饮水由村委会具体负责,专门安排2辆运水车供水,保障村民基本生活用水;集镇商业户和临街居民饮水由工商所、村建所、富村居委会具体负责,采取分期发送水票、约时、限量、流动性的分水方式,富村工商所、村建所负责集镇商业户的水票分发工作,富村居委会负责临街居民的水票分发工作,每张水票可供水100公斤,缺水户到临时供水点凭水票免费取水,供水驾驶员收取水票后,按每张水票2元的标准到镇政府财务处兑取运费,截止5月中旬已发放水票30000余张。在供水过程中,富村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水票发放情况进行视察,广泛征求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为完善供水措施,保障集镇居民用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因供水引发新的热难点问题,政府的救助政策真正惠及群众,帮助共度难关。
积极行动   作表率带头抗灾
    在抗旱救灾过程中,广大人大代表纷纷带头抗旱救灾,默默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他们能捐钱的就捐钱,要出力的地方就出力,个个身先士卒,全力救灾,全镇县镇人大代表共捐资11.6万元,参加建设人饮工程86件。富村镇水务所所长陈泽飞,是富村镇连任的镇代表,又是主席团成员,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有他的汗水,哪里缺水,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需要他的地方、需要他的时候,随叫随到。
适时把脉   提建议   严格把关
    镇人大主席团结合灾情积极组织视察、调查,提建议,全力支持政府实施好建设项目,严把关口。一是严把项目关。各片挂钩领导、挂钩单位和挂钩干部与村“两委”班子全面深入村、组、户进行调查,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及群众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因村、因户制宜,确定工程实施项目,可建水窖的建水窖,能引水的饮水,需建水池的建水池,该维修的维修。二是严把建设质量关。做到包材料、包质量,全程参与督促施工,保证了工程顺利开展和质量。三是严把工程管理关。加强对工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每项工程安排专人负责,做到责任到人,技术指导到位、人员管理到位、经费落实到位。四是严把资金管理关。在资金的管理上,严格执行专人管理,专账储蓄,专款专用,单独列支,封闭运行的管理体制,坚决执行资金跟随项目走,项目严格按规划下达的执行,拨付资金手续齐备。实行“阳光作业”,各项目组建工作班子,对工程项目用料、资金使用、规划、实施的每个环节均进行公示,由分管领导负责指导督促,自觉接受群众及各级代表的监督,确保工程项目实施好,资金使用好,群众切实受益。五是严把工程验收关。工程结束后,镇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逐项进行检查验收,全镇新建临时取水点125个,新建、维修水池150个,建连片供水工程5件,安装饮水管道36000米,建水窖327个,全部达到标准,确保抗旱救灾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保春耕、保增长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