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2010第四期 > 正文

师宗县竹基乡人大力推文化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0-09-27    作者:汪少武 李仕良
  近年来,竹基乡人大主席团多次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对我乡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视察检查,为我乡全力打造以农村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长廊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竹基乡人大主席团就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乡党委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各村委会也相应地成立以村总支书记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同时,乡政府积极邀请市、县文艺部门的专业人员作辅导老师,对全乡文化联合体和各文艺宣传队进行专业辅导,指导剧本的创作、节目的编排和表演,使其走上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发展路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
    二是搞好硬件建设。以“文化名乡”为目标,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为抓手,围绕“五点一线”(“五点”即:界桥村矣腊古道驿站碑小广场、界桥村文化大院、竹基村淑基文化大广场、方家小寨古戏台、竹基乡文化大剧院,“一线”即打造一条“文艺创作繁荣、文艺精品涌现、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活跃”的文化长廊。)搞好硬件建设,倾力打造竹基文化。
    三是抓好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富有竹基特色的一个方言系列、一首歌、一场电影;建1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9个农家书屋(含简易篮球场);每年重点扶持15户文化户,每户补助1万元,通过三年时间对全乡48户文化户进行音响器材、服装道具等的更新换代;继续实施好12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拓展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按“胶改数”的要求扶持发展3支农村电影放映队,达到每年每村放映3场电影的目标;建乡级、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共13个。
    四是优化发展软环境。在活动形式上,由乡文化站牵头,利用农闲、夜晚组织各文艺演出队相互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演出质量,丰富节目内涵,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在重大节假日把分散的各宣传队组织起来,集中开展巡回宣传演出,充分发挥其在倡导社会和谐稳定、抵制封建陋习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引导鼓励各文艺宣传队积极参与社会有偿团体服务、重大节日活动、红白喜事等演出创收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文艺宣传队,乡政府还给予各种形式的扶持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内容上,牢牢抓住群众喜闻乐见的兴奋点,强化“平民素材,百姓消费"的理念,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主要演出内容,在寓教于乐中宣传党的法律法规和富民政策。如:竹基乡“好百年”歌舞团把“科学发展观”以歌舞表演的形式在全乡广泛宣传,真正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竹基乡红星歌舞团”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以小品的形式在全乡巡回演出,使计划生育法深入人心,为我乡的计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力鼓励从事文化产业的联合体、文化户、民间艺人、奇人,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创品牌、出精品,鼓励和帮助文化联合体进一步向市场延伸,鼓励文化户创造条件开展图书租借服务和碟片制作销售,进一步完善“以文养文”的发展路子。
    五是提高农村文艺演出队伍素质。全乡共有48支农村文艺演出队,每队最少22人,多的30余人,解决1250余人的就业问题,有的歌舞团收入高达60余万元,最低的一年也可以创收2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乡48支农村文艺演出队年创收3000余万元。各文艺演出队的队员大部分都是农村辍学待业青年,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普遍偏低,虽然出演到广西省、贵州省以及云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但是,演艺、演技水平不高,要提高他们的演出水平,就必须通过“两校进村”和“群英计划”工作,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并邀请县级以上专业文艺工作者定期对其充电,努力提高文艺演出队员的整体素质,为繁荣农村文化和丰富群众生活“练好功、修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