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2011第一期 > 正文

撒 向 人 间 都 是 爱——记大山深处的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王定昌老师

发布日期:2011-04-12    作者:浦智
  

    王定昌被评为2010年“曲靖市十大新闻人物”,他的事迹在曲靖市广为传颂。

        19251月,王定昌生于宣威市龙潭镇大坡村委会藤子沟村。1945年宣威简师毕业后他走上了教育岗位,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像火炬一样默默地发着光,放着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温暖别人,为家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典范,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成为“创先争优”的光辉典范。他先后受到宣威县(市)、地(市)、云南省、国家各级表彰奖励20多次。早在1957年就获得了宣威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扫除文盲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1990年获曲靖地委颁发的“关心下一代奖”,2009年被评为“云南省道德模范”,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中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46个春秋 46首歌

    从1945年参加工作到1991年办离休回家,王定昌老师在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46年。他46年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教书育人,呕心沥血,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业肥小学,艰苦创业27

    19519月,王定昌老师服从上级安排,调到业肥小学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他一干就是27年。那时业肥小学才建校,条件十分艰苦,道路难走,环境很差。他带领学生背石铺路,垒台栽花,挖沟打井,开地种菜,培植果树,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他带领学生学雷锋、学赖林、学英雄、学伟人……他订阅书报,收集资料,办刊出报……他购置服装,制作器材,排练节目,组织竞赛,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他常利用课余时间,进村入户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适龄儿童上学;捐资助学,帮助家境贫寒、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曲靖退休了的尤兴菊回忆起当年在业肥三家村读书的情景时,还记忆犹新:盛夏,高温多雨,山洪暴发,当他们几个小学生上学路过山沟,面对汹涌的山洪颤栗时,突然出现了王定昌老师的身影,王老师选择沟宽、水浅的地方,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拉或背过来,放学后又送回去。如今,业肥村的老百姓都还记得王老师的音容笑貌,还在传诵他的感人事迹。

二、龙潭中心学校,人生铸辉煌。

    由于工作出色,1978年,王定昌老师被调到龙潭乡中心学校工作,任副校长和龙潭乡少先队总辅导员,他带领师生解决了学校吃水难、行路难、少先队活动难等。

找水源、解饮水难。当时,龙潭中心学校吃水要到两里以外的王家村水井去挑,爬坡上坎,雨天泥滑路烂,十分费劲。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已是50岁的王定昌老师不等不靠,身先士卒,带领师生搬石挖土,寻找水源,又开掘水池,挖埋管道,硬是把水从2公里以外的水源点引到了学校,除水泥、水管外,学校没有支付一分工钱。

    创“红领巾卫生路”,解行路难。从宣威县八中(现龙潭镇一中)到中心学校(现龙潭镇二中)的路是一条土路,晴天一包灰,每逢下雨,泥滑路烂,不少师生尝受了摔跤之苦。王定昌老师组织带领少先队员从2公里以外的河里背来砂石,栽石垫砂,铺成一条长一百米,宽2米的道路,并在路旁栽上四季长青的冬青树,还带领少先队员们一日三扫,创设红领巾卫生监督岗,保持清洁卫生。这就是当时人见人夸的有名的红领巾卫生路。

    创“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评“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王定昌老师任龙潭乡少先队总队辅导员时,他组织学生学雷锋、学赖宁、学领袖、读报、读课外书,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书画比赛、评选红花少年等活动,当时,学生、老师争做好人好事,慰然成风。每年“六?一”儿童节,王定昌老师都要组织由全乡17个少先队大队参加的少先队大型活动。他上下协调,精心筹措,精密部署,妥善安排,为确保活动如期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每次活动之前,他都要认真考虑如何把会场布置、器材准备、人员安排得最好,至少要到各大队去巡查指导一次。因此,每次活动都搞得十分成功而精彩,具有示范性和深远的影响力,一批又一批学子在少先队活动中健康成长。那时参加过老师组织的少先队活动、在各种岗位上工作的人,回忆起中、小学生活时,无不津津乐道参加少先队活动的情景,无不对老师有深刻的印象,怀有无比的崇敬之情。在轻工业局工作的李兴宏,回忆起当时参加王定昌老师组织的少先队活动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我是少先队大队长,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手臂上别着大队委的标志,双手举着大队旗,举行少先队的各种仪式,参加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无比的自豪,无比的风光;“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王定昌老师那哄亮的声音,现在想起来,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每次活动过后,老师总要大病一场,但他心里却十分满足。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龙潭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为此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的王定昌老师也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

老有所为  几度夕阳红

一、身在山沟,心系龙潭教育。

        1991年离休回家后,王定昌老师仍牵挂着学校、学生,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由于他德高望重,仍被聘为龙潭乡少先队校外总辅导员。他常到家乡的大坡村完小去看望师生们,指导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凡是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他都要去与师生和家长交心谈心,讲一席语重心长的话,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凡是学生入学和毕业都要请他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毕业辅导,使孩子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凡是儿童节、少先队建队节等节日,搞少先队大型活动的时候,全乡十七个村完小都轮流请他去指导和讲话。他都高兴地答应,并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力求把少先队活动搞得尽善尽美。他的精神使大家敬佩,他的讲话热情洋溢,使大家深受鼓舞。他每次去都要为少先队活动捐款捐物,给孩子们带去书籍、图片、作业本、篮球等礼物。计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他为龙潭乡各村完小少先队捐款捐物5000余元。

    创办“新星书屋”。离休回家后,王定昌老师一心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情。他把几十年的5000余册藏书、各种剪贴拿200多本整理出来,还搜集、购买和征订了大量的书籍和报刊,整理了多种文献资料创办书屋。没有公房,他就专门誊出自家的一间厢房,书屋终于办起来了,他要为家乡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服务:通过图书阅览,使他们掌握科技文化、法律知识,了解政治形势,国家方针政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和科技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改变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为改善书屋要环境,王定昌老师还从几里以外的山沟里,背来石头和上泥浆,打挡墙,砌围墙,砌花台、填泥土,栽上鲜花,种上绿草,还养了66株盆花,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色彩缤纷,绚丽多姿,花香诱人。人们看到这美丽的鲜花,闻到这浓郁的花香,自然会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为了防止雨天人走路带泥浆到图书室里,老师还在书屋前的土地板上铺上碎石,为了好利用,还搞了两张石桌,可以坐着休息,也可以当书桌、乒乓球台和棋牌桌等来用。在这样的环境里打打乒乓球、打打扑克、下下橡棋,锻炼锻炼身体,既增强了体质,又陶冶了情操,简直是一种享受。

    有了这个书屋,王定昌老师召集村里的少年儿童到小花园里来,教他们读书写字、做作业,教他们唱歌跳舞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开展一些少儿活动。奖励先进,鼓励后进,大一点的学生,老师发给他们笔记本、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小一点的发给糖果、小玩具等。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刻苦磨练,立志成才,为家乡争气,为村里争荣,为祖国争光。学习成绩优秀或进步较大的学生,老师用自己的钱买来奖品奖励他们,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老师从精神上鼓励,从资金上支持。考取各级各类大学的学生,老师制定奖励规定,根据所考取的学校及家庭情况给予300500元不等的奖励。在老师的辅导和关爱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一天天好起来了,考取大学的学生也逐渐多起来了。父母为之高兴,老师也成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和乡亲们的恩人。农闲时家长孩子一个个聚集到老师图书室里来,识字的争相看书学习,不识字的就听老师讲政策形势、科技知识等。村子里有了浓厚的学习风气,老师的心象泡在蜜罐里,甜滋滋的。人多,书屋显得狭窄了点,年近80王定昌老师,还精神矍烁地把书屋旁边的一间房子装修、布置成阅览室,更好地为多的村民提供优质服务。

    为提高图书的利用率,老师还组织大坡村完小师生,轮流到新星书屋开展读书活动;还通过本村在大坡完小读书的同学转运图书到村完小借阅,开展流动图书服务。王定昌老师创办山村书屋的感人故事传到了宣威,2005年,昆明新知宣威图书城向龙潭大坡新星书屋捐赠图书上千册。

    当好校外辅导员。作为大坡村完小的少先队大队校外辅导员,老师组织开办少先队干部培训班、“队长学校”,对队委和班干进行培训,培养了大批少先队干部;举办“我是小能手”讲座,培养了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开展以出黑板报为主的阵地教育和 一二三四教育,要求同学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个树立);以学习为重,以锻炼为重(二个为重);管住口,不乱说,管住手,不乱动,管住脚,不乱踢(三个管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锻炼习惯(四个良好习惯)。王定昌老师每年都要组织开展读书日活动,2009年又组织了主题为“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生活”的大坡村完小第三个读书日活动。他向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捐献了各种读物323册,并指导同学们读好书,奋发有为。购卖了练习簿和支铅笔,赠送给学前班的小朋友,希望同学们读好书、练好字。王定昌老师还打算:把“新星书屋”的书,逐一捐送给大坡村完小。

二、情系故乡,献出大爱

    王定昌老师对村里的少年儿童及青年是这样的爱,对广大村民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东奔西走,上下衔接,争取各方支持,并捐资千余元,带领群众栽杆拉线,建盖配电房,解决用电难题;他四处奔走操劳,争取到9万元水利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解决吃水难题;他起早贪黑,一锤一錾,开山凿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凿出了一条宽2米,长120米的翻山道路,解决村民行路难题;他为建校捐款2300余元,还资助困难学生数千元,解决上学难题。王定昌老师把荒山改成台地,植树200余株,绿化荒山;老师有个女儿出嫁后因病去逝了,留下一个外孙女,无人管照,老师主动承担起了辅养外孙女的重任,直到把外孙女抚养长大成人,在当地传为美谈。

三、办黑板报,传播先进文化。新星书屋的后墙就是进村的大路,老师在墙上披上沙灰,滑上水泥,刷上黑板漆,做成一块长3米,宽1.5米的黑板。老师每两天用醒目的大字出一期黑板报,村民出入村时,只要停留片刻,看上一会,就可以了解到政治形势、政策法规、科技知识、新闻信息等,在穷乡僻壤就可以了解到天下大事,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

    王定昌老师对文件的精神吃得透,抓得准、并能精要概括,用歌诀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有效的宣传。这就是王定昌老师——一个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典范、一个先进文化代表的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

    在龙潭、在大坡,道德楷模、精神领袖王定昌老人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鼓舞着每一个人,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大坡村完小校长何正东说:“跟老师比起来,我们真是显得太渺小了!”大坡村完小少先队大辅导员朱家忠说:自从王定昌老师指导,并与学校密切配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特别是读书活动之后,大坡村完小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先后创建了绿色学校、文明学校,在全镇综合考评中屡次获奖,学校师生讲文明、树新风、助人为乐,比工作、讲奉献,比读书、比学习慰然成风,大坡村完小人才辈出,考取初、高中及各大专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并且成绩优秀。在王教师感召下,无数少年儿童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王定昌老人从他们的脸上也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