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联动促履职 协同监督助发展——富源县黄泥河镇县镇人大代表视察纪实
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县镇联动促履职 协同监督助发展——富源县黄泥河镇县镇人大代表视察纪实

发布日期:2021-11-10    来源:富源县黄泥河镇人大主席团    作者:吕 雪 曹振华

  县镇人大代表上下合力把好产业发展脉搏、讲好校园安全故事,协同联动认真履职护好群众身心健康、守好传统历史文物。2021年以来,富源县黄泥河镇人大主席团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认真组织辖区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的田间地块、村卫生室、龙潭小学以及魔芋、生姜、花椒等产业基地,实地视察、分析研判、交流讨论,切实当好校园安全宣讲的“代言人”、辖区产业发展的“实在人”、服务群众的 “贴心人”,织牢县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纽带。

  同心协力,安全宣讲进校园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车辆不可以乘坐、哪些食品不可食用、哪些地方不可以用火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大家,我们来学校读书的时候,不要乘坐农用车,不要乘坐没有牌照的车辆……”富源县黄泥河镇人大主席王学浩在龙潭小学一边向同学们讲解校园安全知识,一边与学生们开展互动。


微信图片_20211103221606_副本.jpg


  黄泥河镇人大主席团积极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走进龙潭小学,实地察看学校安全设施建设、食堂卫生制度落实等工作情况,重点了解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防疫物资储备、校园安全、校园食品安全等工作落实情况,全面细致听取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安全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等情况,并就学校及周边环境秩序进行详细了解。同时,现场与师生们互动,向同学们讲授安全知识。

  “今天来我们学校,讲安全课的人大代表讲得比较好,自己听得懂,也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希望他们多来学校给我们讲讲。”富源县黄泥河镇龙潭小学四年级学生肖婷婷在认真听讲后高兴地说。此次人大代表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安全防护知识,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放学返校乘车安全、课外活动安全、校园课堂安全防范意识,营造了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校园安全、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同向发力,履职监督护健康

  “现在的卫生条件真是太好了,感冒咳嗽,肚子不舒服这些常见病,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医生,开得到药,大多数医生护士我们都认识,沟通起来十分方便。”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70多岁的刘菊英一边配合医生测量血压,一边向前来视察的县镇人大代表说起现在家门口卫生室的看病就医情况。

  今年以来,黄泥河龙潭村委会的县镇人大代表2次对龙潭卫生室进行了视察,重点察看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情况,了解村卫生室的科室布局、医疗设施设备、医疗废物处理、处方书写、规范用药、村医资质、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103221602_副本.jpg


  为提升人大代表视察的质效,县镇人大代表还采取座谈了解、个别走访、分片挂户等方式来认真履职和工作监督。在座谈会上,黄泥河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对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代表们充分肯定了辖区进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以来取得的成绩,对村级医务人员在新冠感染防控、健康扶贫等方面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通过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规范化卫生室建设,各村卫生室办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医服务水平有着进一步提升,着力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远”等问题,就医达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的。

  会中,代表们根据视察情况提出建议,卫生院要加强准入资质村医的培训学习,村医要得到准入后才能更好地为辖区村民服务;同时加大村医人才储备,不断提升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该院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强化村级医务人员培训,持续抓紧抓牢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常态化管理,不断加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让辖区广大村医做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同频共振,田间地块助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好花椒、生姜、白魔芋产业,让我们辖区内的老百姓多增加一些收入,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更是我们村里老百姓的共同愿望,作为一名县级人大代表,我就要坚定不移地服从党的领导,发挥好代表作用,主动与村组干部和农户谋划好产业发展,想方设法把产业‘蛋糕’做大做好,这样大家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富源县人大代表徐正国在视察黄泥河龙潭村委会花椒产业后信心满满地说。


微信图片_20211103221617_副本.jpg


  据了解,今年9月,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邀请富源县农广校老师对60多名村干部、部分人大代表、种植大户、群众进行农村实用人才科技培训,根据龙潭村委会的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从保护耕地质量着手,向大家讲授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等实用知识。为开阔视野,拓宽产业发展思路,龙潭村委会借机组织村干部、村民到十八连山镇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罗平县九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实地观摩学习,农广校老师现场解答了农户在种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这种培训是最接地气的,既让老百姓学到了种植技术,又开阔了我们人大代表的视野,提高了履职能力,让我们在履职的时候,知道如何帮助老百姓解决实在的问题,进一步搭好了我们代表与老百姓之间的连心桥梁,希望类似的培训会多开一点,多在田间地头开一点……”黄泥河镇人大代表崔小菜高兴说到。


微信图片_20211103221624_副本.jpg


  靶向出击选产业,精准施策强产业,县镇人大代表紧扣全镇的花椒种植、魔芋种植、生姜种植、薏仁种植、生猪养殖等重点产业进行协同监督,切实用人大代表的履职助力产业发展。同时还积极组织代表参加种养殖等培训,带动和增强了农户在种植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升了种植技术水平,畅通了市场信息,强化了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宣传,为增强群众致富信心,促进龙潭村委会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向同德,走进文物话传承

  “抹阁桥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小营脚村东南2千米处。始建于清嘉庆四年,竣工于嘉庆十年孟夏月上旬癸酉日,故取名‘酉集桥’,癸酉属鸡,起祥瑞之意,鸡为‘凤’,河为‘龙’,故又名‘龙凤桥’。是当时黄泥河镇五乐村人黄好仁为开通云南黄泥河与贵州乌沙的交通而倡议筹建。清光绪七年秋水涨潮,石桥被洪水冲垮。1882年,黄泥河镇小营脚村人徐家鹏倡议两岸人民捐资重建,建成后命名为‘抹阁桥’。”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书记赵政介绍到,这都是老一辈人留传下来的佳话,也是我们需要保护和传承的历史文物。

  桥由东向西横跨于滇黔两省分界的黄泥河之上,形制为三孔石拱桥,全长40米、桥面宽5米,距水面高35米。桥面略凸,桥中孔呈半圆形,跨度18.6米。两侧泄洪孔为圆形,直径各4米,桥拱上方阳刻太极图,拱顶中央安设避邪宝剑,桥面两侧设高40厘米、厚30厘米的条石护栏,桥西端有1991年立的“抹阁桥”碑记一块。


微信图片_20211103221614_副本.jpg

  李恩光著的《图说》写道:“(黄泥河镇)到抹(桥),共三十七里,苍岩峭壁,一虹飞渡,可称天险。桥之外为兴义地,地为入平彝之别径。”抹阁桥自建成至今一直是连接滇、黔两省的重要交通纽带,极大地方便了黄泥河两岸群众往来。这座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美观,跨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曲靖市第二批市级保护文物。

  县镇人大代表们听了抹阁桥的历史由来和文化背景,实地察看桥的保护、修缮和建筑利用现状,对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强调要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和安全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物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实现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机统一;要加大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坚持“保护为先、突出特色、挖掘内涵”原则,强化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今年以来,黄泥河镇人大主席团准确把握人大工作政治方向,紧紧围绕黄泥河镇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法律进基层、法治进校园等活动,自觉投身到全镇产业发展、安全稳定、历史文物保护、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视察、议案意见建议办理、良好家风传承等工作中,积极为黄泥河镇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