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 他倒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周日 他倒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记马龙区第一届人大代表、原月望乡沙坡笼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增山
2020年3月15日,是个星期天,马龙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月望乡沙坡笼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增山在协调推进沙坡笼村委会半个山村村内道路硬化项目时,倒地昏厥,经抢救无效,当场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49岁。第二天,这个噩耗传遍了马龙大街小巷、乡村角落,人们纷纷为失去一位好代表、好书记而无比惋惜。
战疫魔 斗穷根
4月1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看望慰问杨增山代表家属,他的妻子告诉我们:在越州屯的时候,他就很少回家,到了沙坡笼,更是长时间不着家,女儿几次打电话叫他回来吃饭,他都说还有事要处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魔袭卷中华大地,并迅速在世界各地大爆发,给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自大年初二起,马龙区打响了防疫阻击战,杨增山代表每天带领村组干部沉到“疫”线,起早贪黑、走村入户,详细摸排务工返乡人员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设置卡点排查过往车辆。他每天拖着疲倦的身躯,往返于各防控卡点、各村组间,布置、检查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疫情还没有消停,脱贫攻坚、春耕生产、人居环境提升......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尤其是脱贫攻坚,一直是杨增山心中最大的牵挂。月望乡是深度贫困乡,虽然2019年已整乡脱贫,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还有一些贫困群众没有脱贫,而且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绝不能拖全乡、全区的后腿,杨增山整天心急火燎,那里还顾得上周末。同事们清楚地记得,他牺牲的那天是星期天,他和所有村干部都没有想过那是星期天,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中,他安排完一天的大事小事,就忙着去协调半个山村村内道路硬化的事情,没想到这一去就成了永别,没想到,这个年轻的生命、魁梧的汉子就这样倒下了,他倒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的路上。
办实事 做好事
16岁那年,杨增山还是个初中毕业的懵懂少年,就被村民推选为村长。他热爱家乡、热爱基层,一心想的就是为群众多干点实事、好事,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2年,从村长到治安承包员、烤烟辅导员、村主任、村党总支书记。2016年,他高票当选为县十六届人大代表,2018年撤县设区后他成为区一届人大代表。
“感谢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我将倾听民生,反映民情,排解民忧,力所能及的为你们办实事做好事。”这是杨增山代表在向选民述职时的庄严承诺和铮铮誓言。肩负着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双重担子的他,深知责任重大,暗下决心,绝不辜负群众的信任。他经常深入村寨,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疾苦,认真记录群众所期所盼,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群众反映的事,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赡养老人、协调贷款、就医就学等,他都当做大事来对待、一件一件去落实,被群众亲切地称作“好书记、好代表”。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带领群众脱贫是杨增山最大的心愿,他先后走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他与其他干部一道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制定精准帮扶措施。针对村内连片土地较多且交通区位较好的优势,他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先后流转土地5000余亩,建成爱必达鲜切花种植基地、“元窖”苹果基地、“均然”苹果基地、蓝莓基地、“海盛”花卉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贫困户就地务工231人,让高寒贫瘠的土地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香饽饽;他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600余万元,新建或修缮8个村民活动场所,硬化14个村民小组村内道路10余公里,解决村民红白喜事办理、文化活动无场所、出行难等问题;他动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劳务技能培训367人次,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外出和就近务工89人;他帮扶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住房30户,兜底建房24户,维修加固77户。2018年,越州屯村脱贫出列,2019年,沙坡笼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5%。
他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打响蓝天碧水青山保卫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他深入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农村环境治理措施,建立健全垃圾收费、清扫保洁、清运处置等机制;建立村委会班子成员、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包村,村组干部、“八大员”包户的工作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完善人人参与的监督机制;通过广播、宣传栏、手机短信、微信群、座谈会等宣传形式,增强群众治理脏乱差,改善生活环境,建设整洁、美丽、幸福、宜居新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干群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氛围。先后整合村组干部、人大代表、群众等各种力量参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36场次,参与人员达3780余人次,清淤沟渠50余公里,新支砌花台8600米,植树9700余株,绿化21982?平方米,安装栅栏6300余米,清理废旧水池6个,改造水冲式公厕8座,清理规范“三堆”(粪堆、草堆、柴堆)1760余堆。2019年8月在月望乡组织的创文暨人居环境观摩评比现场会中,沙坡笼村委会永新村先后2次获得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月望乡党委政府评为“最干净村组”。经过几年的集中整治,农村脏乱现象得到彻底改变,人人参与维护、监督村内环境良好习惯逐步养成。
听民声 解民忧
“人大代表不是头顶耀眼的光环,而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杨增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自当选为人大代表那天起,他就把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当作履行代表职责的常态化工作,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办的立即办,不能办的在区、乡人代会上提建议。每年人代会前,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挤出时间走访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准备好建议。几年来,他先后在区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对古城-奎冲-普坎-班庄-双堆堆道路进行硬化的建议》《关于帮助解决月望乡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资金的建议》《关于持续推进“森林马龙”建设,加大森林管护力度的建议》等13件建议,其中5件建议被区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占重点督办建议总数的18%,1件建议被列为办理工作满意度测评建议,占测评建议总数的25%。这些建议调查深入,情况清楚,有的放矢,得到了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办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促进了群众所期所盼问题的解决。会议期间,他认真研读报告,带头审议发言,所提建议“接地气”、有针对性,多次受到领导表扬。闭会期间,作为代表小组组长,他重视“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定期组织代表学习法律法规、接待来信来访、讨论村里重大事项、帮助调解矛盾纠纷、视察监督村内重点项目建设,协助推进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春耕生产等工作,使代表小组活动有声有色,许多代表小组前来“取经”。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乡人大干部到越州屯代表小组观摩学习“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管理经验。杨增山告诉大家:“人大代表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助推农村相关工作,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4月,中共曲靖市马龙区委追授杨增山同志为“马龙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杨增山代表走了,永远的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乡亲,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和家乡,但他舍生忘死、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情怀永远留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