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土成金的“山药西施”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风采 > 正文

点土成金的“山药西施”

发布日期:2020-09-25    来源:富源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石艳萍

点土成金的“山药西施”

——记曲靖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富源县谷子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佩


陈佩查看采收的山药_副本.jpg


  入秋,来到富源县十八连山镇卡锡村委会新发村,扑入眼帘的是参差披拂、蒙络摇缀的翠绿藤蔓,在这一方绿色天地中土地成方、道路相连,处处散发着现代特色农业的气息。

  一大早,新发村建档立卡户侯荞玉一家就在自家的山药地里忙活开了。用锄头轻轻地锄去山药上的覆土,双手拽住地膜使劲一翻,一根根白白嫩嫩的山药就从土里蹦了出来,在晨光下闪闪亮亮特别惹人喜爱。 

  “亏得‘山药西施’带领我们种山药!”侯荞玉笑呵呵地说,“靠种山药我脱贫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她口中的“山药西施”就是曲靖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富源县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佩。


  助农增收显情怀

  出身贫苦农家的80后陈佩,创业有成后抱着致富思源、回报乡亲的夙愿回到家乡。2014年成立富源县宇烁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搞起了食品配送。自2015年1月,先后与云南泽鑫铝业、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女子监狱、中安监狱、白水电厂、胜境中学、黔西南州兴义市监狱等单位签订了山药等蔬菜配送订单。2015年5月,她又成立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云南农业大学、宇富农业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每年投入科研经费、水土检测费30万元,积极构建和推广产业化技术体系。这些都为她的助农脱贫、帮民致富梦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她助农脱贫的第一站就是她的家乡卡锡村委会新发村。卡锡村委会是富源有名的贫困村,有156户贫困户、626名贫困人口。陈佩成立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后,引进山药良种,免费向农户提供60多万的种子和薄膜给村民,手把手指导农民种植、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2014年,跟着陈佩种植山药的村民104户,全村山药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平均亩产达2吨以上,亩产值达13000元,农户每亩纯收入达4000元,农户尝到了开门红的甜头。一条条牛尾山药,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金条条”。也坚定了陈佩发展山药种植的信心和决心,先后在黄泥河、老厂、富村、竹园、营上、后所和墨红等乡镇进行山药种植试验示范。

  她的合作社还主动承担了十八连山镇122户易地搬迁户代理种植任务,为122户易植了122亩山药,收成后每户按照3000元给予分红。


合作社开展山药种植示范_副本.jpg

合作社开展山药种植示范


  合作社山药基地建设,大量租用农民土地,与社员签订长期合同,每年每亩租金按500元支付给农民,是农民种植玉米价格的两倍,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集约化经营;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心系多头的问题,使一部份农民从有限的土地耕作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产业或直接成为合作社社员和基地的产业工人。山药全身都是宝。合作社除了按照每公斤8元收购山药外,还按照每公斤8元对农户采收的山药果进行收购。2015年,新发村人均山药收入占到了该村人均年收入的80%以上。现在的新发村,村民靠种山药年均收入10多万元,家家有平房、户户有摩托,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幸福指数一天更比一天高。

  为促进全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陈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互联网+ ”的发展模式,为入社社员提供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经济共助的“三共”服务宗旨,帮助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的社员提供山药种、技术和山药营销等服务,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入社社员提供一条龙全程服务。通过实地考察签约和网络信息发布等形式,陈佩带领乡亲种植的山药已经走出富源,远销西南、华南各省。

  六年来,她通过引种、试种到大面积推广,带领广大贫困农户种植山药面积现已达1万余亩,使富源县“菜蓝子”品种多样化,丰富了菜农生活,增加了经济收入,让全县1200余户贫困户找到了新路子,鼓起了钱袋子,生活有面子,办事有票子,过上了好日子。她也因此被大家美誉为“山药西施”。


  扶危济困见大爱

  常怀感恩之心的她总想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她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贫困群众、下岗人员和城乡待业者创造了成百上千个就业机会。

  合作社山药种植基地,每天需要雇用当地农民工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七八十人,8个基地就需1000余人。“到陈佩的山药产业基地打工,在淡季女工每天40元,男工每天50元,在旺季女工每天80元,男工每天100元,每月发一次工资,从未拖欠。有陈佩,我们发展山药产业不愁卖不出去,她自己建起了冷库,等于给我们买了‘保险单’。”新发村村民杨敏心怀感激地说。

  为了鼓足村民发展山药的信心,合作社每销售一公斤山药,提取0.3元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最终形成良性发展路子。2014年以来,她自掏腰包,投资70多万元在卡锡村开挖机耕道4条约25公里,为农民运输农用物资提供便利,也为农民发展生产降低经营成本。

  另外,陈佩发现补羊村委会大细北村的一片沼泽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质微量元素等非常适宜优质大闸蟹生长,为了多条腿走路,2020年她又在此建成占地300亩的大闸蟹养殖基地,从阳澄湖引进并养殖了60余万只大闸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余户共同致富。预计今年秋季产量可达18万公斤,可实现产值2300余万元,丰富群众“菜蓝子”,使本地也有了自产的水产当家菜品,改写了富源进口大闸蟹的历史。

  陈佩自小崇德向善,闲暇之余,她定期不定期地到大河敬老院等地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洗涤衣被。创业有成后无论是公益事业,还是慈善救灾捐款,总能看到她慷慨解囊的身影。至于捐了多少钱、帮了多少人,她没有认真统计过。

  2019年4月,她去迪庆州香格里拉考察山药种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海拔2700米之高的维西县维登乡,看到一位背着蓝子衣衫褴褛、打赤脚的傈傈族女老人冻得口唇青紫浑身哆嗦,十分同情,当即拿出500元钱请当地的商会转送,购买衣物。此后每月按时给老人寄去200元钱和应季换洗衣服,逢年过节赠送米、面、油。


合作社收购农户种植山药_副本.jpg

合作社收购农户种植山药


  随着山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在谷子地合作社和山药种植基地里务工的群众有一大部分都不识字,为了让她们多识字和学习文化知识,陈佩就想方设法在迤本戛村开办了识字扫盲班,帮助村民积极融入5G时代,参与智慧中国建设。20余名中年女同胞,甚至一些“银发族”,每天夜晚都风雨无阻,来这里学识字,学写字。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针对医疗系统采买蔬菜有困难的实际,陈佩迅速联系呈贡的种植户采购蔬菜,联系司机运输蔬菜,并将自己储备在十八连山厂房里即将发给外省客户的山药4吨、脱水蔬菜2吨、白菜2吨等订单蔬菜截留下来,并连夜兼程上百公里送往富源县人民医院和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当得知武汉防疫一线紧缺各类生活物资,陈佩组织人员捐献13吨蔬菜火速驰援送往武汉。她还给县内11个疫情防控堵卡点送去黎炭。

  履职尽责为人民

  2018年陈佩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她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群众信任她,担忧的是文凭不高的她不知当代表干什么?她要怎么做?从哪里做起?

  她迫不及待地从网上查阅了解有关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每天看新闻,空闲时间从手机里了解当前的国家政策、时政新闻。人代会期间,她常常一个人在宾馆里读报告,难懂处还会大声朗读,让自己能理解其意,目的是为了在讨论报告时能听懂各位代表的发言。另外,她还挤出时间整理笔记,将报告里自己关心的内容进行重抄,目的是会后走村串户讲解给群众听。闭会期间,她积极参加市、县人大和镇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调研视察活动,认真记录,仔细听讲,积极发言,将日常了解到的群众所期所盼的心声传递到会议上。由于她勤奋好学,注重收集群众意见,她提出的《关于加大电商网络平台建设力度的建议》《关于统筹机耕道建设 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等建议得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以解决,也赢得了群众的尊重。


曲靖市委常委、富源县委书记唐开荣(右二)视察山药冷库(左三为陈佩)_副本.jpg

曲靖市委常委、富源县委书记唐开荣(右二)视察山药冷库(左三为陈佩)


  生命不仅要追求长度,还要追求厚度,更要追求高度。陈佩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她兴办产业,让牛尾山药成为了脱贫攻坚战中的“大功臣”,为昔日贫困的选民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黄金路”。作为代表,她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用,在发展脱贫产业、扶贫帮困中献计出力,展现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柔肩扛重任,巾帼有担当。陈佩和像她一样在市场上打拼奋斗的女企业家们,如今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踏浪前行,建功立业。曲靖市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产业扶贫先进个人……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聚焦着陈佩这位普通创业者的动人形象,展示着“休言女子非英武,夜夜龙泉壁上鸣”的巾帼情怀。以她为镜,人们看到了中华儿女谦逊、质朴、勤劳、善良、坚毅的高贵品质,窥探到了大国之中发展巨变背后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