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温暖的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风采 > 正文

“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温暖的家”

发布日期:2020-10-28    来源:富源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作者:凌春燕 盛祖芳

 ——富源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东门社区党总支书记肖植源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工作纪实

 

 

1肖植源在疫情防控一线。盛祖芳摄_副本.jpg


从一名退伍军人到一名商人,从一名社区书记到一名人大代表,这中间能产生什么联系?在军队,他是一名严守纪律的战士;在商圈,他是一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论职务,他只是一名社区书记;论身份,他是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人大代表。就是这么一个人,情系社区工作,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苦干实干,不断锤炼党性、提升服务水平。在他的带领下,东门社区不仅成为了党建先锋社区、富裕社区,还是远近闻名的和谐社区、团结社区,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密切,他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好评,多次被县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社区居民只要说起他,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

他就是现任东门社区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中安镇第九届人大代表,富源县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肖植源。                     

 致富不忘本,“大老板”甘当“小书记”

1983年8月,肖植源从部队退伍回来,很快就开始了创业。那些年,他跑过运输、干过建筑,吃了很多苦和亏,也受过很多委屈,但是军人坚强不屈的品质让他一直坚持走下去,并且因为善于把握局势、因势制策,渐渐地,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他也因此成了富源有名的“大老板”。钱赚得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但是肖植源却并不满足。“我是一名党员,既然我有一些致富的想法和能力,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带着这样的念头,肖植源做了许多对群众十分有利的事。2000年8月,他顺利被选为中安镇东门村委会主任。因为工作能力强、人品好,社区在他的带领下,一年一个样地发生变化,2002年2月,他又被选为东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他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我刚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的那几年,社会上的风气不是很好。每当社区开展公共事业时,时常会有小部分群众在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下,向党委政府和社区提出不合理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上访、阻碍正常工作开展。”面对这样的情况,肖植源认为要从根源上去纠正。一方面,他要求每位社组干部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原则,耐心细致地与群众进行交流、宣传,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积极化解矛盾,力争把矛盾化小、化无。另一方面,他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和“学习提高上领先一步、科学发展上高人一筹、工作节奏上快人一拍、团结协作上步调一致”的工作理念,带领社组干部不断学习党的知识和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各个阶段党组织教育的主题,以各项党支部活动为契机,邀请省市专家讲师为社区党员干部集中授课,并适时组织社区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不断提升社组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增强了纪律意识;再后来,全力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聚焦党组织活动不正常、基层支部开展活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专门指定党建指导员每月指导支部开展活动,有序开展组织生活。2019年,东门社区提前一年完成了8个支部的规范化建设,累计发展党员28名,培养后备干部10人,党支部凝聚力得到提升、战斗力得到增强、影响力得到凸显,为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组织和政治保障。

“以前,总有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我们,工作经常无法正常开展。自从肖书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后,这部分人慢慢就理解、支持我们了,工作开展也变得顺利了。”社区工作人员这样描述。同时,通过加强学习、抓实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一改以往软弱涣散、没有凝聚力的状况,社组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个社区呈现出团结、奋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吃苦冲在前,肩挑重担显代表担当

担任社区书记后,肖植源自然而然挑起了带领社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随着县城北城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东门社区一下子变成了县城发展中心,很多重点项目、大项目接踵而来。大项目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高的工作难度和很大的压力,但是工作再难、压力再大,也没有把肖植源吓退,也没有降低他的工作热情,反倒激发了他干事创业的激情。“有压力才有动力,化压力为动力,找准突破口,一切就不难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为社区谋求新发展的黄金期,他下决心要干好这份“事业”。

城市重点项目要落地,众所周知的难题就是征地拆迁。肖植源深知征地拆迁涉及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这件事做好做实难度不小。但是作为东门社区党总支的带头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他觉得自己责无旁贷。为切实让重点项目落地,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他团结带领社区一班子人,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先安后迁”,选择条件好的区域用于被征迁群众的安置,按照“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一把尺子量到底、阳光操作”的工作思路,及时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宣传政策,以“我是被拆迁户”的思维方式带领拆迁小组入户做工作,并用政策引导被拆迁户,用其他地方城市建设的事实说服拆迁户,坚持亲自接待来访的拆迁群众,及时回答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好被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说起来容易做时难。为了转变群众的观念,肖植源和社组干部差点磨破了嘴、跑断了腿,甚至曾经发生过肖植源被群众围了起来撕扯的事情。“那一次,群众把我围在中间不让走,有人扯我的衣服,有人拽我的手,我的新衣服被撕破了,手机也不知道被人丢到哪里去······”谈起当年这一个场景,肖植源仍然印象深刻。但是每次面对不理解自己的群众,他依然没有后退,带着社组干部一次又一次入户、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一回又一回地奔波······2014年,玉顺湖片区拆迁工作启动了,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更高效地推进拆迁工作,肖植源和社组干部带着办公桌椅板凳,在玉顺湖边上用帐篷临时搭建了一个办公点,就地办工。早上入户做工作,有的人没在,就中午吃饭的时候去做工作;中午不在家的,就晚上继续去找,不厌其烦地入户做工作,有时候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忙到深夜更是常态。面对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肖植源和社群干部依然坚持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最终以细心、耐心、用心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圆满和谐完成了拆迁工作。

多年来,肖植源带领东门社区一班子人共征地1500余亩、拆迁350余户1560余人、搬迁坟墓300余冢。每次最终说服全体居民完成拆迁工作后,他和社组干部都要瘦上一大圈,但是他所经手的征地拆迁工作无一差错、无一上访。“用脚走到了群众家中,用心走进了群众心里”。社组干部这样评价肖植源。

作为群众眼中的“大老板”,身边的家人、干部、群众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坚持、这样拼命工作,舒舒服服地在企业呆着不是更轻松自在吗?面对这样的疑问,肖植源笑着说:“我不光是一名商人,我还是东门社区的书记、是一名县人大代表。‘人民代表为人民’,这不是我的职责所在吗?‘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我们只要做好本份,剩下的就交给时间,群众迟早会理解的。”

事实证明,每一次项目建成后,东门社区的居民都能成为项目的最大受益者。时间长了,那一部分不理解他们的群众从不理解变为理解、从以前不与干部打招呼变为现在见面主动打招呼、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面对群众这样的变化,看着他们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肖植源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肖植源向东门社区爱心企业,乡贤人士介绍社区情况,并感谢他们赞助东门社区爱心食堂。盛祖芳摄_副本.jpg


要富一起富,发展集体经济齐脱贫

东门社区以前处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富源县城的发展,失地少地的居民逐渐增多,居民的就业增收和住房问题成为了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成为了社区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成为压在肖植源心口的一块大石头。

“出现了问题不可怕,有问题就解决,有拦路石就搬开,事情总会被解决的。”面对未知的困难,肖植源带领社组干部分组进行调研,通过咨询专家、外出学习、走访社区居民、查阅相关资料等,经过反复讨论,他提出:要为社区居民谋长远、谋根本,唯一的出路只有发展集体经济。

围绕发展集体经济目标,肖植源首先定下一个“死规定”:凡属于东门社区的任何集体资产、哪怕小到一个厕所,都不可以出售。通过讨论,最后制定了以“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稳步发展”的思路,通过“社区搭台、小组唱戏”的模式着手发展东门社区的集体经济,同时成立了富源坤达房地开发有限公司和富源坤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后期逐步发展壮大社区各居民小组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利用现有政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如何为群众谋取利益最大化?长期以来,肖植源在工作中一直思考着,并有了初步的计划和想法。

事实证明,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009年11月,东门社区迎来了县城发展的有利契机,肖植源果断选取了东门社区一组的水果批发市场重新开发项目作为试点,由社区牵头投资6000万元,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负债建成锦裕大厦房地产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还清了债务,现在居民每年每人还可以分红3000元;社区二组投资800万与县政府合办东门幼儿园,每年固定收入70万元;社区三组投资500万元建设公租房项目,年收益60万元;社区四组投资500万元建成中山酒店,年收入40万余元……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东门社区各个小组全部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现每个小组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多年来,在肖植源的带领下,东门社区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截止2019年12月,全社区集体年经济收入达700余万元,社区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2300余元。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肖植源又开始思考如何充分高效利益集体经济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开展好服务,基础保障一定要跟上,一定要有一个服务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在他为此焦虑之时,全国城市党建和教育改革的东风吹进了东门社区,也吹进他的心坎里。他果断抓住东门小学合并校区后、学校原教学用房空置的实际情况,产生了把此处改造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想法。经请示,县委和街道党工委同意并批准了他的请求。他与党员、干部、居民开展深入的谈心交流,广泛了解居民所需所求,最终确定要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满足老年人娱乐、青年人创业、儿童快乐成长学习、党员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之家。同时,整合卫生医疗资源,把中安卫生院东门分院搬迁到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就医,让社区居民能进一步享受医疗保障福利,更是填补了社区医疗卫生防控的空白。现在,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免费图书室、儿童游乐室、文化交流室、娱乐室和爱心食堂等。“那天肖书记来我家,说我爹今年83岁,是本社区农业户口,符合条件,可以去社区的爱心食堂免费吃饭,一天两顿、每顿三菜一汤。如果我们不在家或者老人自己去不了,还可以让社区干部送饭到家里,真的太暖心了!”东门社区三组李先生谈起现在的生活,十分感概地表示,现在自己家每年都有分红、老人可以享受爱心餐、孩子可以去党群服务中心打球看书,社区服务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多亏了肖书记,我们东门社区成了人人羡慕的‘先进社区’‘先富社区’!”

“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应该实实在在为群众办点事。没有每个‘小家’的幸福就没有社区这个‘大家’的稳定,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东门社区成为每一个居民家庭最温暖的‘大家’。”肖植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由于表现突出,肖植源多次被中安镇、社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入选云南省人大代表风采录;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村(社区)党总支书记;2010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被县委评为2011年度优秀村(社区)干部;2015、2016、2017年被中安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社区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