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妹子”带民共圆致富梦
“辣妹子”带民共圆致富梦
——记富源县墨红镇人大代表、春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春果
在富源县墨红镇吉克村,提及春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春果,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我们叫她‘辣妹子’,不仅是因为她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更是因为她带领我们种植辣椒,增收致富,过上红红火火好生活,还帮我们做了好多实事!大伙都服她,就像村里红辣椒一样,是我们村的一块活招牌!”
下先手棋,“辣妹子”领跑致富路
张春果1979年1月出生在富源县墨红镇吉克村委会草托村,从小就直爽泼辣,初中毕业后不甘平庸,远走昆明打工。经过一番打拼,她先富起来了。怀揣着对家乡的眷念,对贫困乡邻的牵挂,2014年6月,她回到吉克,看准辣椒单价高、存活率高、易储存,以及土地、气候、光照条件适宜,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筹资120万元组建了富源县墨红镇春果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推广”的方式开始种植辣椒。当年亩产达到6000斤,大获丰收。之后,她不断学习辣椒种植知识,并邀请农技专家来村里传授种植技术。经过一年的努力,跟随张春果种植辣椒的乡亲也获得了丰收,但仍有不少乡亲无动于衷。面对热情劝导,他们都笑着拒绝,因为习惯了未富已安小富即满,不敢冒险,只相信自己一贯的种植经验,觉得不需要学习种植技术。
“农民的技术和理念也需要更新升级。”张春果并没有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反而更坚定了她“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念。通过几年的示范和引导,不少农户的种植技术不断进步,也懂得进行轮作和对土地进行调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辣椒产量提高了、品质提升了。
吉克村及周边镇村的群众尝到甜头之后,纷纷主动要求参加技术培训。她多次请来农业专家和技术人才授课,对全镇数十个种植能手进行培训,手把手教授村民辣椒种植生产技术,还自己出钱印技术资料,分发给大家学习。渐渐地,跟着张春果走上现代科技种植辣椒致富路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大家都逐渐扩大种植面积,亩产也由原来的6000斤提高到现在的8000—9000斤,市场供不应求,真正让小辣椒“敲开”了增收致富的大门,火了日子,美了生活。张春果也被当地群众称赞为敢为人先的“辣妹子”、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头雁领飞,群雁齐追。合作社现有社员125户,社员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目前,她种植的辣椒已销往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浙江、上海、北京、广东和海南等省市,解决了6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她还利用南博会、昆交会、广交会、东盟博览会、云南云品出滇展销会等平台,积极开拓国内及其它区域和国际市场。合作社现有辣椒种植基地3000亩,建成加工车间及办公场所3200平方米、蔬菜保鲜恒温库3组(每组500m3),从事辣椒生产种植销售并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合作社的辐射范围主要分布在富源县的墨红、大河、竹园、营上等乡镇。
打带入牌,“辣妹子”帮民解难题
许多农户家庭困难,没有垫底资金,投资不起。针对这种情况,张春果在取得墨红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合作社刚成立那几年就采取了技术上帮助、资金上扶持的办法,即在加强宣传发动、搞好技术培训的同时,由张春果每年自筹资金60余万元,从外地购进优质辣椒种、地膜、化肥和农药等生产物资,分配给贫困农户,解决其资金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所购物资先借给农户,让农户“借鸡生蛋”。农户根据种植面积,借一定数量的物资,不计利息,待辣椒成熟上市后再按照合同价收购,扣除所借的物资金额,剩余部分归农户自己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户的投资压力,提高了农户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张春果在扶持农户建好4000亩优质辣椒基地的同时,为了解决好广大种植户增产不增收这一实际问题,同时保证提高辣椒生产规模,又不造成过剩,维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害,在辣椒生产销售环节上,采取了层层签订合同,实行规范化管理办法,年初由公司根据市场前景和加工、销售能力决定所需总产量,与各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这样,既解决了农户担心销售不出去的后顾之忧,能安心生产,又保证了张春果的加工厂原料的充足供给,维护了市场稳定,净化了辣椒生产环境和市场销售环境。张春果推出的贴心暖心惠民举措,不但可以为椒农每公斤增收0.5元左右,还彻底改变了农户昔日的“见到金钱抓不着,守着金碗吃糠窝”的现状。
张春果最大程度保护农民利益,与全县10多万户种植户同发展、共进退,建立了稳定的企农合作关系,形成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社会得和谐的“四方共赢”局面。
近年来,富源县经济持续低迷,农民发展后劲无力,张春果也忧心忡忡,为让全县农民迅速走上种植辣椒致富之路,张春果邀请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的同时,还筹措55万余元资金购买了2000包化肥、2000筒薄膜、400万株辣椒苗、150余件农药等农用物资免费送给墨红片区的900户椒农,此举有效破解了椒农的“投资难”问题。
搞辣椒产业化,辣椒品质是基础,只有科学种植、严格管理,才能真正保证辣椒的品质;只有让农民学技术、用知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椒农种植辣椒的安全,拥有市场优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合作社连续多年与县农广校合作。从2015年开始,每年春耕她都会高请来云南农业大学、及省市的农业专家,就辣椒种植成活率低、产量不高等问题,对墨红镇的种植户和其她乡镇的椒农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办好点示范、改良品种、规范技术,让椒农了解种辣椒的效益,帮助她们掌握技术。专家的培训让施美英等百余户椒农受益匪浅,让竹园镇、墨红镇的辣椒种植大户走出了种植误区。
走共富路,“辣妹子”带民挣“三金”
为了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在小康路上步稳行疾、健步快跑,张春果勇担社会责任,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送种苗、送物资、送技术”活动,有效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发展辣椒产业化中,抱着“爱心回报社会,好处留给他人”的思想,张春果从吉克村吸纳了百余名务工者。这些务工者过去都拥有土地,但不善经营,又加上不少属“望天收”田地,遇着风调雨顺的年份,精耕细作每亩每年的收入也只在200元左右,一遇干旱季节,大部分农民粮食歉收、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种地不赚钱。村民把地租给张春果之后,不但土地收入有了保证,每亩可以多赚300元钱,每人每年还可以从地里挣回18000余元的务工收入;在“土地出租”之后,变成了产业工人,对这种在“家门口”的务工方式,她们都十分满意。再有,春果蔬菜合作社参与墨红镇“带资入股”,全力构建“银行+企业+贫困户”金融扶贫新模式。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春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担保,从富源农信社贷款5万元入股给该社,风险由该社承担,实行保底分红,每户每年可以分到2500元红利,分红期限为三年,2017年-2019年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共获红利30万元。在贫困户享受保底分红福利的同时,按照每收一公斤辣椒给村委会0.1元的红利的约定,共为吉克、补木等9个种植辣椒的村委会发放了58368.9元的集体经济分红,使这些村委会不再成为空壳村、空心村。就这样,村民和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了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三金”农民。这种入股型、分红型和产业托管型分红,真真切切让贫困户得到了实惠,享受到最大的扶贫红利。
近三年来,在脱贫攻坚浪潮中,张春果共扶持全县4770户农户种植辣椒16000亩,实现收入6400余万元,人均增收2358元。土地流转500亩,为农户实现流转收入30万元。组织群众就地务工120人,其中贫困人口30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
如今合作社共有3000多亩成片的辣椒基地。夏秋之际,碧绿的椒苗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秋冬之交,红红的辣椒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墨红的十里八乡,一幢幢洋房别墅拔地而起,一个个农家小院炊烟四起,迷人之极;一个个小乡村民富村美,变成“凤凰窝”;一车车红红的辣椒运往“云贵川”“北上广”,一片片乌蒙大地上“满地是金”。这些都记录着张春果的创业历程,见证了墨红镇及富源县辣椒产业的发展。
做贴心人,“辣妹子”履职为乡亲
“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只要真心实意为村里办事、为群众谋福,群众就会拥护你、信任你。”张春果说。
一心为家乡的努力,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张春果众望所归,两届当选为墨红镇镇人大代表。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张春果认真履职尽责,贴近民心听民声,珍惜每一次机会,通过不同方式,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民意反映、帮办实事等方面,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为基层群众和百姓奔走代言,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张春果不但有创业头脑,更有一颗慈善的心。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她都尽心尽力地去做。在争取上级补助建设美丽家园的同时,张春果个人出资40余万元参与乡村基础建设;每年她拿出6万多元给挂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上不起学的贫困学子送学费,为生活困难的家庭送温暖,为孤寡老人修房盖屋供养他们;墨红镇敬老院里80岁以上的光寡孤独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些特殊群体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张春果却无时不在牵挂他们,每年春节都要给镇敬老院及全镇80岁以上的每个老人送去棉被、大米、食用油及500元慰问金,今年重阳节还特别向墨红敬老院捐献了5000元;每年教师节,张春果捐资5万多元奖励教学先进;今年疫情期间,张春果勇于担当,向基层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捐献了100件小米椒剁椒片,价值38000元。
谈及未来,张春果信心满满。她说,一定要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扎扎实实落实落细,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让墨红镇的广大椒农和众多贫困户生活更加红红火火,喜洋洋地舒怀张臂,拥抱繁荣昌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