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芬:扎根乡土绽芳华 履职为民践初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风采 > 正文

彭林芬:扎根乡土绽芳华 履职为民践初心

发布日期:2025-05-06

微信图片_20250430142908_副本.jpg

  她以一颗赤子之心扎根乡土,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了从摆摊创业到企业家的传奇,她以人大代表的担当,架起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她以质朴的情怀反哺社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产业致富的康庄大道,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曲靖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陆良县永永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林芬。


  寒门砺志 从农家女到创业者的蜕变


  1975年,彭林芬出生于芳华镇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妹六人,贫困让她早早辍学务农。面对“读书无门、务工无路”的困境,她选择与丈夫胡用良携手直面生活。婚后的家徒四壁没有使她退缩,“只要肯吃苦,日子总能好起来”的信念支撑着她。命运的转折始于一次偶然的观察。2000年,彭林芬发现芳华中学门口的孩子们对油炸洋芋丝情有独钟。她敏锐地捕捉到商机,用借来的200元购置煤炉、铁锅和洋芋,支起露天摊位,靠炸洋芋丝谋生。她深知“品质是生存之本”,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她跑遍周边村镇精选优质洋芋,反复调试配料比例,最终研发出独创的秘制配料,逐渐赢得好的口碑。三年风雨无阻的坚守,让她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


  产业兴农 小洋芋撬动大市场


  2005年,彭林芬成立小作坊,开启了规模化生产。为打开销路,她凌晨扛货赶班车,跑遍县城学校、商店铺货。凭借过硬质量和诚信经营,产品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2012年,她创办永永洋芋丝加工厂,引入半自动化设备,年产量突破8000吨,年销售产值2000万元,产品销往贵州、四川等地。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洋芋收购量的加大,她带动周边洋芋种植面积扩大30%,惠及数百农户。 2018年,永永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她带领团队研发麻辣、番茄、黄瓜、海苔等7种口味,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年产值达4000万元。


  履职为民 当好群众的“代言人”


  2022年当选市人大代表后,彭林芬深感责任重大。尽管文化水平有限,她坚持“以勤补拙”,每次参会认真记录政策要点,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她将“企业发展”与“民生关切”紧密结合,围绕农产品深加工、乡村产业振兴等主题建言献策。“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她常说。三年来,她推动企业与10个行政村签订洋芋保价收购协议,惠及建档立卡户200余户;公司优先录用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目前解决5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收3500元。员工王萍芬夫妻通过在企业的稳定就业,不仅供养两名大学生,还盖起新房,成为当地脱贫典范。 ?


  反哺乡梓 用爱心托起希望


  企业壮大的同时,彭林芬始终坚信“树高千尺不忘根”。她设立专项帮扶基金,累计捐赠22万元:为贫困学子送去书包文具,为抗疫一线捐献物资,为扑灭山火、抗洪抢险慷慨解囊。龙潭村“幸福餐桌”、敬老院慰问、乡村文体设施建设……处处可见她的身影。“钱要花在刀刃上,帮就要帮到心坎里”,丰收季溢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洋芋,每公斤多付0.2元。“这点差价对企业不算什么,但对困难家庭可能就是孩子一学期的书本费。”朴实的话语,道出一名人大代表的情怀。


  初心如磐 在乡村振兴中续写新篇


  从炸洋芋摊主到企业家,从普通农妇到人大代表,彭林芬的奋斗足迹印证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她瞄准“舌尖上的中国”大市场,计划建设现代化无菌车间,推动产品走出国门;她联合农科部门培育高产芋种,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让芳华洋芋成为富民“金疙瘩”。“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让乡村振兴的路子宽起来!”这是彭林芬履职笔记扉页上的誓言。在洋芋花开的芬芳里,这位扎根乡土的人大代表,正以实干与担当,谱写着新时代履职为民的动人乐章。


  近年来,她的企业先后获评“陆良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曲靖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曲靖市巾帼扶贫车间”“曲靖市非遗工坊”,彭林芬本人也被列为“油炸洋芋丝非遗传承人”。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使命,在这片热土上,她将继续以初心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履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