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2011第三期 > 正文

山区留守儿童的“好妈妈”—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罗平县人大代表、共产党员——吴应珍老师

发布日期:2011-08-26

    吴应珍,苗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曲靖市罗平县旧屋基乡老寨村委会则郎小学教师,罗平县人大代表,曾获曲靖市先进工作者、曲靖市“三八红旗手”、曲靖市“巾帼十杰”、曲靖市“十大青年”、“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各民族青年团结进步杰出奖”、2010年4月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从事苗族留守儿童启蒙教育11年中,她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山区苗乡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留守家庭的孩子不能没有妈妈,我要为这些娃娃走出大山铺就一条成才之路。”

    做苗族儿童启蒙的好老师

    老寨村委会是罗平县的苗族世居地,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农民天天守着石山,耕耘薄土,生活困难,年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吴应珍就出生在这里。乡亲们“不靠读书吃饭,只靠锄头当家”的思想根深蒂固,而能胜任苗、汉双语教学的教师十分紧缺,使得苗族孩子大多没读书或者八九岁就走出了校园。2000年7月,吴应珍刚初中毕业,并考上了罗平二中的民族高中班,成为全村第一个考取高中的女孩。吴应珍朦胧地感悟到“穷”的根源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的她,决心用知识改变家乡孩子的命运。当地因找不到苗族教师要停办则郎小学时,她毅然放弃了上高中机会,主动要求去代课,成为了当时每月只有105元工资的一名则郎小学代课老师。

    16岁,当青春叛逆的我们也许还懵懂地坐在高中的课堂上,半知不解地扫视课本时,吴应珍已经走上三尺讲台。80后,当社会上开始纷纷谴责这一代人浮躁、不踏实,是垮掉的一代人时,吴应珍坚持每天往返十几公里山路,用执着和坚韧点亮了山区孩子心头的明灯。则郎小学是一师一校,因为山路崎岖,太偏僻,以前的男老师都嫌工资太低,出去打工去了。吴应珍也内心纠结过,她也希望自己上高中考大学,留着城里工作,有时候夜里她会一个人挣扎,但是如果自己走了,则郎小学肯定就停办了,那么山区的苗族孩子们呢?吴应珍不敢再往下想。第二天她打整精神,笑容满面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这些孩子来自与则郎、上小海子、下小海子、麻地塘4个苗族村寨里,也有部分布依族的学生。身为少数民族的她,深知在苗语或布依族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学汉语是多么的困难,她学会了布依族语,并在一点点的摸索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设了“愉快教学法”和“低年级双语识字教学法”,开展了“每日一句”、“模仿教学”等互学语言活动,通过游戏、模仿、角色扮演等真实还原生活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知识,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深受少数民族地区老师好评,如今这种教法已在旧屋基乡几个村完小中得到了推广。

    做留守儿童的“好妈妈”

    则郎、上小海子、下小海子、麻地塘这4个村子素有“文盲村”的绰号,村民大多没读书,就跑到外边打工去了,村寨里留着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老人思想守旧,“不靠读书吃饭,只靠锄头当家”的思想根深蒂固。每到新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吴应珍就开始奔跑于各家各户,做新生入学的动员工作,有时甚至为了沟通感情,去帮学生家长干活,以求得家长让孩子上学。跑完4个村子一遍需步行15公里,山路中,稍不留神就会摔倒,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学生入学动员工作、家访工作及失学学生的返校工作,被树枝划破衣服、皮肤,被石头绊得脸青脚肿,她从不后悔。一个冬季的晚饭学后,她到距学校4公里的麻地塘做一个女生的返校工作。回家时,天色已晚,山路漆黑,快到家时,一脚踩空,跌得遍体鳞伤,昏迷了几个小时。孩子招来了,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了,前几年学校要收学杂费,常要从开学收到期末,吴应珍便一个月垫付两个学生的费用,第二个月再垫付两个,等家长有钱了再还。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吴应珍经常帮学生垫付学费,购买学习必需品,把自己或家人的衣服送给孩子穿,而她自己有时候给自己家小娃买奶粉的钱都没有了。

    当我们在村主任的带领下走访几个苗族村寨时,差点失学的李丽父亲李树华拉着我们的手说:“小吴老师是我们家的恩人呀,前几年我们家的小娃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有人照顾,我出去打工,孩子她奶奶年龄大了,照顾不了,我的意思是就不要上学了,小吴老师就来了好多次劝我,让小娃上学,她来照顾,这几年小娃大了,能说会写的,给我打电话,给我写信呢!”

     留守儿童一年也见不到几次父母的面,大多家庭没有电话,部份孩子因缺少关爱都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吴应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把这些学生父母的联系方式写在了备课本上,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每个星期,她都主动打每个学生家长的电话,给他们汇报一下孩子的近况,并且让她的学生给他们父母说几句话,每当这个时候都是全班最开心的日子。

    为了不误学生一分钟,不论天气多么恶劣、还是生病受伤中、忙种抢收时,吴应珍每天6点前起床,踏着山路8点准时到校。冬季枯水季节,她常利用周末踏着崎岖的山路,到2公里外的山脚岩洞背水给学生喝。为了解决学生上学行路难问题,她求助父亲和弟弟帮忙铲除路上的荆棘、杂草,搬开乱石,疏通各村通向学校的道路。她自带工具修理教室破窗,修补烂桌坏凳。下小海子村离则郎小学有5公里的山路,其中有段约1公里被称为只有猴子才能跳跃、攀爬通过的“猴子路”,有二处危险地段,与她同村的学生,她每天负责带领,一个一个地背过去。

    她对后进生抱以热情、信任和宽容的态度,用爱心、信心和耐心教育使其转化和提高;对中等生分不同类型进行帮助引导;对尖子生则“严”字当头,促其健康成长。由于她对家乡教育执着的感情和热切的行动,家长自觉送孩子读书的热情日增,近3年学生的巩固率均达到100%。她的邻居大叔罗珠远这样评价吴应珍,小吴老师干教育十一年,对学生真的是尽心尽力。逢年过节都有外出打工的家长带着小娃过来感谢她。

    苗族群众和睦的“好使者”

    吴应珍人缘好,威望高,她在熟练掌握汉语的同时,又学会了布依族语言,在教学中开展各民族互学互助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对于寨子里的百姓,她特别注意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互助、互让、友好、和平相处。一些如新农合等新政策,群众不理解,村干部不好开展工作。但是吴应珍一出面,一解释,群众参加踊跃。村民们这样说:他们相信吴老师,吴老师让做的事那肯定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事,不会是坏事。

    当地苗族一直延续着族内通婚的落后习俗,而且结婚年龄较早,造成一些孩子天生就带着残疾,因病致贫,群众生活很困苦。吴应珍深刻认识到族内通婚的弊端,决心以自身行动率先改变苗女不外嫁、男不外婚的落后习俗。2006年初,23岁的吴应珍不顾家族的反对,毅然与七八公里外的汉族青年郑朝明结了婚,成为了当地苗族唯一与汉族通婚的女子,也是唯一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女子。2007年5月29日,吴应珍荣获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颁发的第五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杰出奖”,并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接见和赞扬。

    结婚后,从婆家到学校有7公里多的山路,带着孩子上课的吴应珍只能回到离学校更近的下小海子村的娘家。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回家一次。面对年迈体弱的公婆,她不能在膝前尽孝侍奉;面对独力支撑全家劳务的丈夫,她不能帮助分忧解难。做人妻为人母的吴应珍,看在眼里,愧疚在心里,但想到孩子们对知识渴盼的眼神,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硬下心来,坚守着自己内心的执着——她不能放下则郎小学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应珍把自己的青春印记镌刻在这条山道上,走过了多少岁月风雨。

    吴应珍是平凡的,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但是,她又是不平凡的,她甘于寂寞,扎根山区,学习三种少数民族语言,坚持11年寒暑把全部心血都浇灌在苗族、布依族儿童的启蒙教育上,让民族团结友谊之情万古长青。在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她这样说,“这些都是小事,我做得还不够,期望全国人民关注我们山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朴实的话里饱含了对学生深切的希望和爱。这就是吴应珍,她就像默默耕耘的孺子牛一样,实实在在用行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