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
创新形式 罗平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做好人大宣传工作
发布日期:2012-05-28
作者:陈福权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更好地让全社会了解国家权力机关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有效载体。罗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大宣传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坚持正确导向、拓宽宣传领域、突出报道重点、稳步扎实推进”的思路,紧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大代表”的工作方针,选好结合点,找准着力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切实加强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机构,完善激励机制,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使人大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共向《中国人大》、《中国人大网》、《人民代表报》、《云南人大》、《云南日报》、《曲靖人大》、《罗平时政》等各类报刊媒体、网络撰稿投稿,并被各类报刊、网络采用人大作品154篇(件),其中市级以上采用78篇(件)、有6篇作品在全市第十一次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好作品评选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被曲靖市人大常委会表彰为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实现了人大宣传工作与常委会的各项工作相互配合,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强领导,注重协调,全力营造新闻宣传报道环境和氛围
“人大宣传要靠工作来支撑,人大工作要靠宣传来推进”。只有把宣传工作做好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在履职中取得的成绩和好经验、好做法才能得以推广,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得以有效发挥。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大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效,既为人大宣传工作的发展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宣传渠道,又为党委政府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写进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制定了宣传计划,成立以常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人大宣传领导小组,制定《罗平县人大宣传工作制度》,提出具体宣传目标和要求,始终做到人大依法履行职责与宣传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宣传工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人大宣传工作,给从事人大宣传工作的同志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并明确一名副主任分管宣传工作,建立健全了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室主任、副主任,各乡镇人大主席、人大办主任及相关新闻媒体单位特邀通讯员组成的宣传通讯员队伍。重视人大宣传工作者的培养,不仅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逐步改善宣传工作设施和条件,还为从事宣传报道的同志送出去参加各种培训学习,订阅《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云南人大》等相关的学习资料,提高宣传报道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县委的重视和支持,借助党的新闻宣传阵地,坚持做到年度宣传工作计划、重要的活动报道方案及时与宣传部门沟通,经常加强与党校、广播电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联系和情况互通,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为他们提供新闻线索、相关会议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他们认识、熟悉人大。从而调动了各部门参与人大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宣传工作水平
在坚持办好人大常委会会刊和人大工作通讯,不断提高办刊质量的同时,为充分调动和激发人大干部搞好宣传报道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撰稿投稿,县人大常委会把激励机制引入宣传工作中,制定了人大宣传奖励措施和办法,规定“在县级媒体刊播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对作者每篇奖励50元;凡是在市级媒体刊播的,按所得稿费的2倍给予奖励,每篇再加奖100元;凡在省级媒体刊播的,按所得稿费的3倍给予奖励,每篇再加奖200元;凡在国家级媒体刊播的,按所得稿费的10倍给予奖励,每篇再加奖500元”。同时强化目标管理,将宣传工作纳入机关委室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乡镇人大年度科学发展观综合目标进行考核,规定了“乡镇人大每年向市级以上投稿并采用2篇以上、县级4篇以上,机关委室向市级以上投稿并被采用1篇以上、县级2篇以上”的宣传任务并认真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年终检查兑现。仅2011年兑付新闻宣传奖励费达15440元。为充分发挥了宣传媒体多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在抓常规性宣传报道外,还开辟人大工作橱窗和人大代表先进事迹专栏,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报道,较好地发挥了电视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推动作用。同时,根据人大宣传工作的实际需求,每年都适度增加了对宣传工作经费的投入,添置更新了必要的硬件设备。为充分发挥网络宣传方便、快捷、广泛的优势,积极筹划并建设了《罗平人大子网》,从自去年9月份开通以来,上网浏览人数达1万人以上,把我县人大工作情况面向全国各地进行宣传,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提高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年来,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探索和总结人大宣传工作规律,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把遵循新闻宣传规律与改进人大宣传结合起来,把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与提高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结合起来,把人大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突出宣传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一是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的宣传,通过各类会议和党校培训,加强对人大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培训学习,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人大制度地位和作用认识,增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二是突出对“三会”的宣传报道。在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宣传报道中,在会前根据会议内容制定了宣传报道方案,明确报道的内容、重点、形式、时间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重点报道选题和报道形式,组织力量通过电视、《罗平时政》进行集中宣传,为会议的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了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逐步改变集中与会议期间的宣传为会前、会中、会后全方位、多角度的连续宣传,以及会内、会外相结合的延伸宣传,并在宣传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加以改进,提高了宣传效果,使会议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大代表,为群众所关注,增强社会影响力。对常委会不仅报道会议的议程和结果,还对会议的审议情况和决议、决定的形成以及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的意见跟踪落实情况予以进行了报道;三是突出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宣传。不断拓宽宣传报道领域,突出抓好常委会组织的视察、工作检查、执法检查、调查、工作评议、述职评议活动以及“一府两院”贯彻执行人大决议和决定、办理代表建议等情况的宣传报道,提高了人大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进一步树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四是加强对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和人大代表履职的宣传,展示人大代表履职风采,突出对人大代表和代表工作的宣传。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表彰会和个别采访等形式,突出了对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对代表们的重要活动,代表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也从不同侧面和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力求用真实的报道、鲜活的事实、感人的细节,多角度地展示代表风采,提高了代表依法履职意识,鼓励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五是突出宣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体现人大常委会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生、为人民服务的监督职能作用;六是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出发,对监督“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进行大力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树立了人大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