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4环保世纪行 > 正文

    环保世纪行——师宗县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工程 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发布日期:2014-10-08    作者:管理员

    采访组一行听取师宗县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情况汇报
     
      多年来,师宗县先后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陡坡地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使全县森林植被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前的34.9%增加到53.8%,有林地面积从100多万亩增至16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325万立方米增至534万立方米,土壤侵蚀总面积由152.1平方公里减到43.8平方公里。
      实施天保工程,1998年该县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13588万元,实施公益林建设52.18万亩。一期工程使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20.38万亩,蓄积净增20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加2个百分点。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4.8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5万亩,荒山造林10.3万亩,涉及五龙、高良等8个乡镇66个行政村、147个村民小组、12355户农户,共兑现各项政策补助款10712.5万元。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工程区的生态状况,促进了农民增收。
      实施陡坡地治理,2012年以来,该县把陡坡地生态治理与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造林直补等林业项目结合起来,对湖库周围、江河两岸、石漠化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实行综合治理,共完成陡坡地治理2万亩。工程的实施,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蔓延的势头,改善了生态环境。
      实施石漠化治理,近年来该县共治理石漠化面积81万亩,其中工程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人工种草6万亩。通过石漠化治理,0.45万亩石漠化土地明显改善,1.58万亩轻微改善,18.73万亩趋于稳定。
      实施人工造林,2006年以来,该县加大人工造林投资力度,通过义务植树、工程造林、社会造林等形式,人工造林75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工程的实施,绿化美化了荒山荒坡,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林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