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村镇黄土坡村:立足实际创特色 全力打造示范村
发布日期:2016-08-27
作者:徐 青

8月25日下午,2016年曲靖环保世纪行采访团首站到达富源县中国魔芋第一村——富村镇。走进富村居委会黄土坡村,尽管天气炎热,给人却是一副清爽的模样,村道干净整洁,路旁郁郁葱葱的树下一片阴凉地,老人和孩子们坐在树下乘凉,一座蓝白相间的亭台精巧的点缀其间,旁边一侧流过的溪水清澈见底,蜻蜓点水,宛如画一般。置身其中,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可是谁又能想到,在以前,这里垃圾成堆,出门身上沾灰,不管是晴天雨天,村民都不愿意出门。





“过去村里雨天泥泞不堪,出门必须穿水靴,晴天刮风都是灰。每家的草堆、粪堆、柴堆都是乱堆,路不畅,灯不亮,没有垃圾统一收集区,给外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现在村里道路硬化好了,路灯装起来了,垃圾粪草都出村,村民住起来舒心多了!”村民罗小强开心地说。



乡村之美,美在村容整洁、环境清新、秩序井然。据了解,2005年,黄土坡村内开始硬化路面,注重村内环境整治工作,全村119户400余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村内环境截然改变。在村内环境卫生方面,通过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采取定人、定区域、定责任、定目标、定奖惩的“五定”方针,将村庄划分成14个卫生责任区,实施卫生责任到户,有效解决公共场所卫生打扫问题。


多年以来,富村镇党委、政府结合并尊重黄土坡村地形地貌,本着“不大开大挖、不大拆大建”和有山有水有树有文化及杜绝千篇一律、减少投资浪费的原则,编制了村庄规划设计方案。先后争取各级各类资金800余万元,进行了防氟改灶和节柴改灶,完成了进村道路硬化、电网改造、房屋改造等“七改三清”工作,建成了文化广场,搞起了绿化公园,公厕、垃圾房一应俱全,实现了亮化、美化,真正做到了村寨有特色,留得住感情,留得住回忆,记得住乡愁。同时,新建垃圾池3个,并在村庄低洼处建污水处理系统1套,利用污水收集管网,收集全村80%的生活污水,雨污分流;对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进行治理,实行门前“三包”,发放环保宣传材料200余份,提高村民环保意识。破除陈规陋习,新建休闲亭、休闲广场等娱乐健身场所,并与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协调,组织相关人员教授村民广场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既有内涵、又具现代气息的农村精品示范村。


如今的黄土坡村,青山绿水环绕,先后荣获“县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和“扶贫工作先进村”、“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被确定为“美丽乡村”项目建设,2014年5月建设完成,10月被评为市级“五星级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