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要闻
  • 人事任免
  • 专题专栏
  • 通知公告
  • 代表工作
  • 电子杂志
  • 府院传真
  • 监督工作
  • 文明曲靖
  • 立法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4环保世纪行 > 2016年环保世纪行 > 正文

“三堆”出村变“三园”
村庄环境美如画

发布日期:2016-09-07    作者:徐 青



 
  走进宣威西泽乡沈家村,村民杨光全正在自己家的卫生责任区,认真的打扫着道路卫生。这一幕,每天都会在村内上演。据杨光全介绍,村里每家都划分了卫生责任区,每天上午十点以前都要认真打扫一遍,现在有村规民约,大家都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在沈家村走了一圈,村里的环境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一座座农家小院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家家门口都种了蔬菜,处处彰显村庄环境整治带来的累累硕果。
  “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我们大力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扶贫开发和美丽家园建设中,选择自然条件、人文景观、基础设施、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相对较好的自然村作为重点首先实施,着力打造一批民居特色、生态旅游、文化浓厚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一点一面、一村一景,从而带动美丽家园建设的热潮。”西泽乡党委书记王六巧说。
  改变村容村貌,首先要向垃圾宣战。沈家村在村容村貌整治中,让“三堆”出村变“三园”( 小菜园、小果园、小庄园)、填埋旱厕建公厕、拆除畜圈建养殖小区。在民房改造上,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拆除重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改善民居环境的目的。
 



 





 
  “村里没有专职的保洁员,为什么道路却保持得这么干净?”王六巧介绍,“村内街道清扫都是全村人的活儿。每户都比着干,看谁家打扫的街道更干净!”原来,该村村内环境卫生全部由住户“承包”,结合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庄环境管理和维护制度,调动全体村民参与村庄整治,自觉遵守环境管理制度,自觉维护村庄环境,确保整治取得成效、不反弹。
 





 
  村庄环境整治不仅让村子面貌焕然一新,也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观念。环境开始由被动整治到村民争相主动维护,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村民的“家容家貌”。随意走进一户村民家中,发现院里都是干干净净的,屋里摆设整齐,连厨房都特别干净。沈庆寿的老伴听我们夸她家里干净,摆摆手笑了。她说,在沈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这样,大家早已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每天都会把垃圾收集起来,然后扔到村里的垃圾池里。在沈庆寿和其他村民的家门口,还修建了花园,里面种着花草和蔬菜,看起来赏心悦目。
  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观念,卫生习惯也慢慢好起来了。

版权所有:曲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滇ICP备06006886号-1
通信地址:云南省曲靖市文昌街67号 邮政编码:655000 网站信箱:qjrd@vip.163.com
技术支持:曲靖珠江网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49号